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摧枯拉朽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摧枯拉朽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摧枯拉朽的意思及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摧枯拉朽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拼音cuī kū lā xiǔ

 成語故事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王敦因建立東晉居功自傲,在晉元帝時以殺刁協清除皇帝身邊的惡人為名起兵反叛朝廷。他壹邊拉攏梁州刺史甘卓聯合起兵,湘州刺史司馬承派副將鄧騫勸甘卓出兵攻打王敦,形容甘出兵打王像摧枯拉朽壹樣容易。

 典故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

 《晉書·甘卓傳》

 釋義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毫不費力地摧毀

 近義詞勢如破竹、不堪壹擊

 相反詞堅不可摧

 其它使用

 ◎這正是英國革命轟轟烈烈的時代,克林威爾的鐵甲兵,打敗保皇軍隊如摧枯拉朽,當時革命的資產階級已第壹次奏了凱歌。

 ◎短短三年時間,壹個貌似強大的王朝便摧枯拉朽般地敗亡了。

 ◎那紙包、紙合更不堪壹擊,兩手壹掰,摧枯拉朽。

 拓展:成語特征

 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壹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

 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壹點墨”。

 此外成語裏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

 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功勞汗馬”。

 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壹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語法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裏相當於壹個短語,因為短語在壹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

 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

 所以這裏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

 典雅型風格

 成語通常來自古代文獻或俗語中,其語體風格莊重、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