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稱金陵,又稱建業和建康,是六朝的國都。所謂“六朝”就是三國時的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前後六個朝代。宋代張敦頤編的《六朝事跡編類》,對於金陵的勝跡、城闕、樓臺等等,分門別類地作了詳細的記載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諸葛亮論金陵地勢的兩句原話:“鐘阜龍蟠,石城虎踞。”
鐘阜,即鐘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東郊。石城,又名石頭,或石頭城。金陵和石城,事實上早已合為壹個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業等古稱外,還有壹個別名,叫石頭城。晉代作家左思的《吳都賦》有壹句道:“戎車盈於石城。”原註道:“石城,在建業西,臨江。”又註:“石頭城中置府庫軍儲,故曰:戎車(軍用車)盈於石城。”可見,當時的石城,同金陵雖然靠近,卻是彼此分開的兩個城。
金陵東邊是岡巒綿延的鐘山,象壹條世巨龍似地盤伏著,西邊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壹只猛虎似地踞坐著。這就是所謂“龍蟠虎踞”或“虎踞龍蟠”。雖然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卻把南京的雄偉地勢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為什麽要用龍和虎來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還有所謂“左青龍”、“右白虎”這個形容好地勢的說法,所以把東邊的鐘山比作龍,把西邊的石城比作虎。
在諸葛亮之後,壹般就把“虎踞龍盤”這句成語來代表南京。“蟠”字多寫作“盤”字,例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賦中,就寫作“虎踞龍盤”。唐代詩人李白的《永王東巡歌》十壹首中,有壹首說:“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問題二:虎踞龍盤什麽意思 虎踞龍盤
hǔ jù lóng pán
〖解釋〗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出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雍陶《河陰新城》詩:“高城新築壓長川,虎踞龍盤氣色全。”
〖示例〗~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人民 *** 占領南京》詩
問題三:龍蟠虎踞是什麽意思? 詞語解釋像龍盤著,像虎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成語典故
編輯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1] 山阜,嘆曰:‘鐘阜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晉?吳勃《吳錄》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遊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壹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詞語辨析
編輯
英文翻譯A strategically situated place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地勢險要
相近詞 龍盤虎踞
問題四:成語虎踞龍盤是什麽意思 虎踞龍盤 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
踞:蹲或坐;盤:盤繞。原指石頭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鐘山象蛟龍盤繞在東面。形容地勢險要。
成語出處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壹 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
成語繁體虎踞龍P
成語簡拼
hjlp
成語註音
ㄏㄨˇ ㄐㄨA ㄌㄨㄙ@ ㄆㄢ@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 *** 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踞,不能讀作“jū”。
成語辨形
踞,不能寫作“據”;龍,不能寫作“尤”。
近 義 詞
龍盤虎踞
問題五:龍盤虎距是什麽意思 是“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釋義]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出處]
漢?劉勝《文木賦》:“枝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
問題六:虎踞龍蟠之地是什麽 意思 臨江靠海聖寶地,虎踞龍蟠帝王州。 金陵虎踞龍蟠,山川形勝,被稱為千古帝王之州,但實質上卻是帝王絕命之地。 侯五的人影,放眼遠視,林莽蒼蒼,山勢起伏,虎踞龍蟠.
問題七: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是什麽意思? 龍盤虎踞: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州功金陵。帝子,指永王李U,因其是唐玄宗之子。故丘,故墟。謂金陵曾為六朝故都。這句話是李白贊美李U的,李U造反時他是幕僚。後來造反失敗,李白就流放夜郎。
問題八:龍盤虎踞阻江流 割據由來起仲謀。是什麽意思,出自什麽地方 形容三國時期孫權的...
新亭二首 其二(宋?史正誌)
龍盤虎踞阻江流,割據由來起仲謀。
從此但誇佳麗地,不知西北有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