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短語:
霓裳 、衣裳、 褰裳 、羅裳、 黃裳、蹇裳、 衾裳、 風裳、 下裳 紅裳 、搴裳、纁裳、 兼裳 、甲裳、 客裳、 襜裳、 輪裳、 圭裳 、斷裳、 摳裳、牽裳、 弁裳 、衰裳、 黻裳、 繐裳、 鞠裳、 蟻裳、 征裳、 皮裳、 雜裳、 龍裳 、白裳 、袿裳、帳裳。
四字成語:
裂裳裹足 、霓裳羽衣、 衣裳之會 、掎裳連袂、 掎裳連襼、 綀裳竹笥、 倒裳索領 、衣裳盟會 、衣裳格子、 裂裳衣瘡 、衣裳槅子 、壞裳為褲、 裂裳裹膝 、壞裳為袴 、水佩風裳、 袞衣繡裳 、顛倒衣裳、 鴻衣羽裳 、椎髻卉裳 、作嫁衣裳、 顛衣到裳、 毀冠裂裳。
漢字“裳”的概況:
裳是壹個漢字,讀作cháng/shang,本義是指(夫君、君長穿著的)裙。引申義是指男女穿著的下衣。通常指代“衣服”,《楚辭·離騷》有記載。
漢字“裳”的含義:
裳即是裙。裙字從衣從君。君者,夫君、君長之謂也。故裙是古代男子日常穿著的下衣。《帝王世紀》:“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說明這是按照“蓋天”宇宙模型創制的新式絲麻服裝。皮服的式樣和制作方法由三皇時代活動在今河南商丘壹帶的諸侯辰放氏提供的。
裳或作“常”,字從尚從巾,尚亦聲。“尚”與“巾”聯合起來表示“敞開的布巾”,即“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