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的歷史典故: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貂蟬拜月、月下獨酌。
1、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古代神話中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相傳,嫦娥是壹個美麗善良的仙女,她為了拯救百姓,偷吃了後羿的不死之藥,於是飛向了月宮。然而,在月宮中,有十個太陽照射,使得大地幹涸,海水枯幹,百姓無法生活。
嫦娥為保護百姓,打開寶匣,放下了不死藥,結果自己成了仙。嫦娥奔月的情節象征著人們追求美好的願望和拯救困苦境遇的勇氣。這個故事也象征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吳剛伐桂
吳剛伐桂是中秋節的壹個故事,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吳剛為了給月宮增添壯麗的景色,他砍下了這棵叫做月桂的樹。
然而,每當吳剛砍樹時,樹上的月桂樹被月神困住,無法繼續生長。為了重獲月桂,吳剛不斷砍下樹,直到最後只剩下壹個空枝。這個傳說象征著堅守職責、忍耐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3、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是中秋節中的壹個故事,講述了嫦娥為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決定離開父母,尋求仙人的幫助的故事。嫦娥為了救人,吞下不死藥後,她的四個女兒吞下了藥丸,長成了美麗的仙女。
然而,它們不知道藥丸的作用,反而被藥丸毒死了。最後,只有最小的女兒玉兔逃出了月宮,留下了思念和眼淚。這個成語寓意著團圓和思念之情。
4、貂蟬拜月
貂蟬拜月,是因為她容貌美麗,才引起了呂布的關註。呂布為了誇獎她的美貌,就把她當成寶貝般對待。然而,貂蟬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她只顧著享受眼前的快樂。這導致了董卓的暴政,也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董卓事件。
5、月下獨酌
李白的《月下獨酌》是壹個描述孤獨而豪放的詩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詩人把自己放在花間月下,獨自壹人飲酒,心情自由自在。他將自己的思緒和情感都融入到對酒的暢飲中,表現出他不受世俗的束縛,追求自己獨特的情感和自我滿足的願望。
這個故事傳達了壹個人在孤獨中尋找自己的快樂和自由的主題,也表達了壹個人獨立和自我實現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