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釋: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處: 《韓非子·難壹》:“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舉例造句: 這些理論自相矛盾。
近義詞: 格格不入、桿格不入
反義詞: 自圓其說、無懈可擊、天衣無縫
燈謎: 類;開封;尺短寸長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說話或文章
故事: 戰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壹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壹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麽東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