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不離手的下壹句就是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釋義為習武的人應該經常練習,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成語出處: 林雨《刀尖》:“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成語示例:
示例壹: 我們只有“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才能使功夫純熟。
示例二: 只有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的能力才能夠化為自己的內力。
此俗語後被編入古今賢文(勸學篇):
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兒不學。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後悔心。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壹事無成。壹日練,壹日功,壹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精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