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單影只
xíng dān yǐng zhī
解釋形:身體;只:單獨。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出處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壹身,形單影只。”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貶義。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只;不能讀作“zhǐ”。
辨形形;不能寫作“行”。
近義詞形影相吊、孤苦伶仃
反義詞前呼後擁、門庭若市
例句他雖在草原上單獨放牧;卻意識到自己是處在壹個團結的集體中間;從沒有~;孤立無援的感覺。
英譯extremely lonely
形影相吊
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解釋吊:慰問。孤身壹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出處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竊感《相鼠》之篇,無禮遄死之義,形影相吊,五情愧郝。”晉·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貶義。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相;不能讀作“xiànɡ”。
辨形吊;不能寫作“調”。
近義詞形單影只、孤苦伶仃、孤家寡人
反義詞前呼後擁、門庭若市、濟濟壹堂
例句(1)流落他鄉;舉目無親;每日只好~了。
(2)他壹個人孤寂無助;只有~。
英譯sad and solitary
成語故事晉武帝統壹全國後,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願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晉武帝,說自己與祖母形影相吊、相依為命,待伺候祖母後再出來做官。
煢煢孑立
qióng qióng jié lì
解釋孤身壹人。形容壹個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貶義。多與“形影相吊”連用。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孑;不能讀作“zǐ”。
辨形孑;不能寫作“子”。
近義詞孤苦伶仃、舉目無親
反義詞四世同堂、兒孫繞膝
例句(1)他沒有親人;~;十分可憐。
(2)老人很早就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多年來;~;壹個人過著艱難的生活。
英譯alone and helpless
成語故事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晉滅東吳,所謂“降孫皓三分歸壹統”,結束了幾十年的割據局面,統壹了中國。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壹統,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壹,就是“廣攬賢能”,著重於西蜀與東吳的遺老故臣,凡有聲望的、有本事的,都極力籠絡;籠絡不成,就設法除去,以達到不為我用也不許為我害的目的。同時,把“以孝治天下”作為其倫理總綱,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撫恤孤寡。在“廣攬”中,西蜀的壹個故臣引起了司馬炎很大的關註。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陽人。生下六個月時喪父;四歲時,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劉氏扶養成人,西蜀時,官居尚書郎,是個不大不小卻很重要的官。入晉後,蜀地的先後兩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薦李密做官,可李密卻故國難忘,不肯出仕,都借故謝絕了。司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壹道詔書,要李密做供職於宮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後又改為顯要的太子官屬洗馬,李密仍借口推辭。司馬炎火了,又親手下令,指責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嚴逼,聲稱如再遲緩,就要逮治下獄,甚至按律問斬了。這使李密很為難:出去做官吧,仍懷戀故國,而且這麽出去,也將大丟臉面;不出去吧,是會被殺頭的。經過深思,他就寫了壹篇《陳情表》,呈給了司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為主旨,說他幼時,“伶仃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多虧了老祖母把他撫養長大。沒有老祖母,就沒有他的今天。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歲,又長年臥病在床,沒有他,祖母怎麽度過晚年!他才四十四歲,報效國家的日子還長,而孝敬祖母的時間已不多了。懇請司馬炎體諒他的苦衷。司馬炎看了很感動,且無法怪罪,又為了籠絡人心,索性派了兩個女仆幫他侍奉老祖母。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qióng qióng jié lì,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解釋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壹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出處漢·張衡《思玄賦》:“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晉·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結構復句式
用法作謂語、分句;指非常孤單
例句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非常可憐
英譯alone and helpless
孤苦伶仃
gū kǔ líng dīng
解釋伶仃:孤獨,沒有依靠。孤單困苦,沒有依靠。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結構聯合式。
用法壹般作謂語、定語。
近義詞無依無靠、舉目無親、形單影只
反義詞兒孫滿堂
例句父母雙雙慘死之後;剩下了壹個~的他。
英譯lonely and helpless
舉目無親
jǔ mù wú qīn
解釋擡起眼睛,看不見壹個親人。比喻單身在外,人地生疏。
出處唐·薛調《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目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結構連動式。
用法形容無依無靠;也形容人地生疏。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無依無靠、孤苦伶仃
反義詞形影相隨、親密無間
例句他只身壹個來到美國留學;~;心頭不免湧起濃濃的思鄉情。
英譯be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無依無靠
wú yī wú kào
解釋形容孤苦無依。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天啊!只道與妳壹竹竿到底,白頭相守,那裏說起半路上就拋撇了,遺下許多兒女,無依無靠。”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來形容孤苦無依;孤單無助;多用於人;也用於物。壹般作謂語、賓語。
辨形依;不能寫作“衣”。
近義詞孤苦伶仃
反義詞大有靠山、有人撐腰
例句軍屬張大爺身邊無兒無女;~;政府把他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
英譯nothing to object to
孤立無援
gū lì wú yuán
解釋只有壹個人或壹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結構聯合式。
用法可用於人;也可用於集團等。壹般作狀語。
辨形孤;不能寫作“狐”。
近義詞孤立無助
反義詞八方支援
例句在被敵圍困;~的情況下;這位將軍仍然沈著、鎮定地坐陣指揮。
英譯be left high and dry
孤立無助
gū lì wú zhù
解釋只有壹個人或壹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狀語、定語;用於人
近義詞孤立無援
反義詞八方支援
例句屬者椒寢未繁,肖星不耀,~,有識寒心。(宋·周輝《清波雜誌》卷壹)
英譯high and d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