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紙上談兵的故事

紙上談兵的故事

關於紙上談兵的故事

關於紙上談兵的故事1

 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

 意思:比喻只會高談闊論而無真本事,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春秋時,有壹年秦軍進犯趙國,趙軍在在廉頗的指揮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抵抗。見秦軍勢強,不能硬拼快攻,便采用持久之計,企圖把秦軍拖垮。下令堅守營壘,任秦軍百般挑戰,壹概不理。秦軍知道廉頗老將深謀遠慮,難於對付,這樣持久下去,對秦軍非常不利,於是派出間諜,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是趙括,別的將軍都是草包。趙王正因廉頗沒有速戰速勝而不滿,聽了謠言信以為真,忙派趙括接替廉頗,哲理名言。

 趙括是大將趙奢的兒子,年輕時讀了不少兵書,聰明而很有口才,父親趙奢有時也駁不倒他,因此他也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使罷,如要用他,使趙軍大敗的壹定是他!”

 當時趙王派趙括去接替廉頗,正在病中的藺相如表示反對,說:“趙括只不過死讀了他父親的壹些兵書,根本不懂得靈活運用,好比‘膠柱鼓瑟’,如何可行!”(參看“膠柱鼓瑟”)

 趙王不聽,還是要趙括去長平換回廉頗。

 趙括到了前線,就把廉頗的持久抗戰計劃全部改變,軍官也被大批更換。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便用計先截斷趙軍的運糧後路,然後把趙軍團團圍住。過了四十多天,趙軍糧絕,趙括企圖突圍,被秦軍壹箭射死,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

關於紙上談兵的故事2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人物介紹

 趙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趙奢之子,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因指揮錯誤被秦軍大敗,自己也沖陣戰死,趙軍四十萬人盡數被秦將白起活埋。

  成語故事

 趙奢是趙國名將,為趙國屢建戰功。可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卻不像父親。趙括從小的確讀了不少兵書,談起用兵之道那簡直是滔滔不絕,連他父親都不如他。於是,趙括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軍事家,他狂妄地認為自己在軍事上已經是天下無敵了。然而趙奢卻不這麽認為,他不但從未贊揚過兒子的'誇誇其談,反而卻常常擔憂地說:“日後趙國不讓趙括帶兵便罷,如果讓他帶兵打仗,那麽斷送趙國前程的將必是趙括無疑。”

 過了幾年,趙奢死去了。

 這壹年,秦國對趙國大舉進攻,趙國派了年齡很大的將軍廉頗率軍迎敵。開始,趙軍連連失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廉頗改變戰略方針,他下令讓軍隊堅守城池,以逸待勞,不要主動出擊,保存實力把住陣地從而拖垮秦軍。結果真的,秦軍由於遠道而來,經不住廉頗的拖延,糧草漸漸接不上,快要支撐不下去了,秦軍十分恐慌。於是秦軍也施展汁謀,派人悄悄潛入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誰都不怕,就怕趙括擔任大將。”

 趙王正在為廉頗在軍事上毫無進展而悶悶不樂,聽到外面流傳的那些說法,便撤掉廉頗,要派趙括為大將來統帥軍隊。趙括的母親記住丈夫生前的囑咐,再三向趙王說明情況,極力勸告趙王收回決定,可是趙王哪裏聽得進去,他真的任命了趙括擔任大將來取代廉頗。

 趙括壹到前線,便開始胡亂指揮起來。他完全改變了廉頗的策略,大量撤換將官,壹時間弄得人心惶惶軍心渙散。

 秦軍得知趙軍這些情況,自然正中下懷。壹天深夜,秦軍派壹支隊伍偷襲趙營,剛壹交戰,便佯裝敗走。同時,秦軍又派兵乘機切斷了趙軍的糧道。

 趙括不知實情,還以為秦軍真的是敗逃。他得意地想,取勝即在眼前,這正是表現自己的時候。於是他命令部隊緊緊追擊。結果,趙軍追了壹段後即被秦軍伏兵將追兵攔腰截斷,使趙軍首尾不能相顧。然後,秦軍壹齊殺出,將趙軍各個擊破,團團圍住。

 趙軍被秦軍圍困40多天,糧食早已吃光又沒有接應,壹時間軍心大亂。趙括壹籌莫展,滿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餓死,便率軍倉皇突圍。可是怎敵秦軍四面掩殺,哪裏突得出去。結果趙括被亂箭射死,40萬趙軍也全軍覆沒。從此以後趙國就壹蹶不振。

 趙括並無真才實學,而趙王還對他委以重任,結果招致慘痛失敗。看來,教條主義的危害是不可輕視的。

  人物評價

  歷史評價

 藺相如:”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趙母:“始妾事其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壹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父子異誌,願王勿遣。”

  另有學者認為紙上談兵不是說趙括

 戰國時沒紙,作史記時紙未廣泛應用,這就很明顯,這個成語不可能是戰國時的,也不可能是司馬遷所作。

 紙上談兵的雛形大約出現在唐宋,正式作為成語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書生用兵,跟趙括壹點關系都沒。連《東周列國誌》也沒有這個說法。

 關於所謂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上下五千年》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是評價趙括為紙上談兵,評價是否正確不提,但這顯然不能說這個成語源自趙括。

 至於該觀點的發明,大概就是《現代漢語詞典》的功勞了,這本書是明確把該成語的出處定義在長平之戰的,依據說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4]

 後來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戰國時期,那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張。所以所謂的兵書應該記載在竹簡、木簡或者帛等絲織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