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的成語如下:
1、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點,塗上壹點,表示刪去。不能理解為“加標點”。
2、捉襟見肘:拉壹下衣襟就會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顧此失彼,應付不過來。不能理解為“衣服不合身”。
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不能理解為“不可靠”“不真實”。
4、三人成虎:三人謠傳說有老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老虎。比喻流言惑眾,容易使人誤假為真。不能理解為“人多力量大”。
5、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或瞧不起人等”。
6、不名壹文:名,占有。壹個錢也沒有。形容人貧窮到了極點。不能理解為“不值壹錢”。
7、陽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春天的雪”。
8、屢試不爽:屢,多次。爽,差錯。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不能理解為“不好,不痛快”。
9、差強人意:差,稍微。強,振奮。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不能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10、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裏出來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不能理解為“人都在家裏,空著巷子”。
11、空穴來風:穴,洞孔。來,進來。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現多用來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12、身無長物:長物,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後指除自身之外窮得沒有別的東西了。形容貧窮。不能理解為“沒有優點”。
13、細大不捐: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壹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壹點東西也不捐出”。
14、畫地為牢:在地上畫壹個圈兒當作監獄,比喻只許在指定的範圍之內活動。不是“實行地方保護主義”的意思。
15、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難以擺動。比喻機構下強上弱,或組織龐大、渙散,以致指揮不靈掉,搖動。含貶義。不能理解為“文章結尾啰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