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釋:川:河流。形容行人、車馬等象水流壹樣連續不斷。
出自: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譯文:水流連續不斷,影響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二、浩浩蕩蕩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釋: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出自: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譯文:水勢廣大的樣子,寬闊得無邊無際。
三、驚濤駭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釋: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出自:葉聖陶《地動》:又覺得身體動蕩,仿佛在驚濤駭浪的小船裏。
四、洶湧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解釋:洶湧:洪水猛烈上湧的樣子;澎湃:波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出自: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湧澎湃。”
譯文:沸騰與暴怒的樣子,洪水猛烈上湧波浪互相撞擊
五、風急浪高 [ fēng jí làng gāo ]
解釋:形容風浪很大。
出自:《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湧,風急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