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魂消魄散的意思

魂消魄散的意思

魂消魄散的意思是驚恐萬分、極端害怕的意思。

成語解釋魂:靈魂;魄:氣魄,精神。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7回:“李明見先折了壹個,卻待也要撥馬回走時,被楊誌大喝壹聲,驚得魂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害怕。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魂飛魄散、魂銷魄散。

成語例子: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1回:“二妖只覺轟轟雷聲在頂門上左右盤繞,欲下不下,只嚇得魂消魄散。”

成語例句:

1、草稿本的第三頁寫著“魂消魄散”幾個大字。

2、琳琳寫不出成語“魂消魄散”,導致語文測試只有97分。

3、苗爺爺給他的外甥囡講了“魂消魄散”的成語故事。

4、納瓦鄉中學的路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了成語“魂消魄散”。

5、蕊蕊不會寫成語“魂消魄散”的最後壹個字。

6、在去東山東山中學的公車上,寄瑤哥哥給美蘭和易妮講解了『魂消魄散』的故事。

7、人雖不過六百,其中玄妙不啻百萬之眾,縱是神仙,入此亦魂消魄散。見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回。

8、李明見先折了壹個,卻待也要撥回馬走時,被楊誌大喝壹聲,驚得魂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

9、這邊於溫見戰不過劉偉業,要撥回馬走時,被劉偉業大喝壹聲,驚得魂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