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物品質的四字詞語有:忠心耿耿、見義勇為、舍己為人、正直無私、襟懷坦白
成語: 忠心耿耿
拼音: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解釋: 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七回:“當日令尊伯伯為國損軀,雖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示例: 盧永祥見壹個忠心耿耿的陳樂山忽然變了樣子,還不曉是何緣故,十分詫異。(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壹五八回)
成語: 見義勇為
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解釋: 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 《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示例: 見義勇為真漢子,莫將成敗論英雄。(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四回)
成語: 舍己為人
拼音: shě jǐ wèi rén
解釋: 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 《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成語: 正直無私
拼音: zhèng zhí wú sī
解釋: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壹心不二也。” ?
示例: 朝內官員皆懼秦檜,無處與嶽元帥伸冤,那陰間神道,正直無私,必有報應。”(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六十九回)
成語: 襟懷坦白
拼音: jīn huái tǎn bái
解釋: 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出處: 宋·黃榦《黃勉齋文集·七·祭李貫之》:“貫之性質粹美,襟懷坦夷,凝靜有常。” ?
示例: 壹個***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壹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