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厭:厭煩,厭倦。讀壹百遍也不會感到厭煩。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出處:近代.魯迅 《仿徨·高老夫子》:“是的,那--‘ 中國 國粹義務論’真真是要言不煩,百讀不厭”
2、映月讀書 [ yìng yuè dú shū ]
翻譯: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出處:出處 《南史·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譯文:
3、讀書得間 [ dú shū dé jiàn ]
翻譯: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飏翁!妳真可謂讀書得間了!妳說的壹點不錯。”
4、映雪讀書 [ yìng xuě dú shū ]
翻譯: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出處:明·廖用賢《尚友錄》卷四。“家境貧寒,燈已無油,嘗於冬月映雪讀書。”譯文:家裏窮苦,登裏面沒有了油,曾經冬日裏利用雪的反光讀書。
5、讀不舍手 [ dú bù shě shǒu ]
翻譯:舍:舍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舍不得放下。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參寥》:“愛其詩,讀不舍手;屬其談,挽不聽去。”譯文:非常愛這本書,讀書讀到有興趣時舍不得放下,有人跟他聊天,他婉約拒絕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