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狡兔三窟
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孟嘗君,家中豢養著許多門客。在這些門客當中,有壹個叫馮諼的人,常常壹住就是很長時間,什麽事情也不做。孟嘗君覺得很奇怪,但是還是熱情的招待馮諼。
有壹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討債,他不但沒有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將債券都燒了。薛地人以為是孟嘗君的恩德,心裏面充滿了感激。後來孟嘗君被解除齊國國相的職務,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們的歡迎,這時候,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直到這個時候,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道:?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這樣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但是妳卻只有壹個藏身之處,所以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為妳再安排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
於是馮諼就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夠請孟嘗君去梁國擔任要職,那麽梁國壹定可以變得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去請孟嘗君,壹連三次,馮諼都不讓孟嘗君答應。梁惠王去請孟嘗君的事情傳到了齊王的耳朵裏,齊王壹急,就趕緊派人把孟嘗君請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他們全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了壹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以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妳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已經建造好了,從此以後,妳可以高枕無憂了?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於魯,姜子牙封於齊,周公仍然在朝輔佐成王。三年後,伯禽入朝向周公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麽來的這麽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須服滿三年才可以去除。?而姜太公到齊國以後,五個月就去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麽來的這麽早??太公說:?我大大的簡化了君臣的禮儀。壹切依從通俗簡易。?太公後來聽說了伯禽匯報政務的情況,長嘆說:?魯國以後必定會臣服於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願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
平易近人?本指政治上通俗簡易,到了唐朝,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將?民?改成?人?。這樣意思也就改變了。從指政治變成為人處世的態度。3.道不拾遺
春秋時期,鄭國政治家子產由於平定貴族舊勢力的叛亂有關,成了鄭國的正卿。他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促進鄭國經濟發展,同時還主張依法治國,用嚴厲的刑罰來處置犯罪行為,因此,國內沒有盜賊。?道不拾遺?(路上丟失東西,別人也不會去撿),街上的桃樹,棗樹上長滿了果實,也沒有人爬上去摘。由於子產把國家治理的很好,鄭國富強起來了,雖然連續三年受災,老百姓也沒有受凍挨餓的。
道不拾遺?這個成語常與?夜不閉戶?連用,形容社會風氣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