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補缺,顧名思義就是查找漏洞填補空缺。引用到工作中,就是事前事後對工作的壹種查漏補缺的思考,是壹種補救工作的方式方法。
“查漏補缺”要做在平時,要經常把“查漏補缺”作為壹個工作環節來抓,不僅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
要時刻用“查漏補缺”的思考方法提醒自己,梳理工作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彌補解決,那麽,不僅可以使工作少出差錯,而且可以圓滿完成工作任務。“查漏補缺”貴在經常,做在平時,要習慣成自然,就會有效減少工作紕漏。
擴展資料:
“查漏補缺”不是“窮應付”。在工作中,有的領導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按月、按季完成工作任務,臨到上級組織督促檢查時,才“臨時抱佛腳”,讓其他同誌胡亂拼湊,草草應付交差了事。久而久之,工作就會沒有章法,出現假、空、虛的不良循環。
“查漏補缺”作為壹種習慣養成,要講在經常,做在平時。對工作要實事求是,沒有做就是沒有做、沒有落實就是沒有落實,認真反思、吸取教訓,在工作進程中通過“查漏補缺”的方法,拿出具體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把工作落實到位。
人民網——養成“查漏補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