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流離,離開家鄉,沒有壹定的居處;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意思是無處安身,四處流浪。
讀音:liú lí shī suǒ
出處:《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譯文:我私下看到關東百姓困苦極了,人民無處安身,四處流浪。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造句:年荒劫大,百姓們不是離家逃荒,流離失所,便是等待餓死。
擴展資料:
近義詞:流離顛沛
釋義:意思是指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
讀音:liú lí diān pèi
出處:《詩經·大雅·蕩》“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
譯文:古人有話不可忘:“大樹拔倒根出土,枝葉雖然暫不傷,樹根已壞難久長。”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生活困苦,四處流浪。
造句:雖在流離顛沛之中,他的高華的氣度,淵雅的局量,還不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