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鬼祟祟,漢語成語,拼音是guǐ guǐ suì suì,釋義是形容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或者另懷鬼胎,暗中使用詭計。出自《紅樓夢》。
成語解釋:形容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或者另懷鬼胎,暗中使用詭計。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壹回:“別叫我替妳們害臊了,妳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
《紅樓夢》第七四回:他常肯和這些丫頭們鬼鬼祟祟的,這些丫頭們也都肯照顧他。
《紅樓夢》第九十回:薛蝌始而以為金桂為薛蟠之事,或者真是不過意,備此酒果給自己道乏,也是有的。及見了寶蟾這種鬼鬼祟祟、不尷不尬的光景,也覺有幾分。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老爺是個走方步的人,從不曾見過這等鬼鬼祟祟、藏頭露尾的頑意兒。
《文明小史》第四〇回:鬼鬼祟祟的把他弄到書房裏,不知說了些什麽?
魯迅《狂人日記》:他們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
成語辨析:
近義詞鬼頭鬼腦。
反義詞正大光明。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示例:我看瑞貞這些日子是有點邪,鬼鬼祟祟,交些亂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