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由寓言故事演變而來的成語有哪些?

由寓言故事演變而來的成語有哪些?

1、狐假虎威

註音:[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釋:假:借。 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壹》:“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2、亡羊補牢

註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釋: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3、葉公好龍

註音:[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釋: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三國誌·蜀誌·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4、井底之蛙

註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釋: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麽大的壹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局限)於虛(所居住的地方)也。”

5、畫蛇添足

註音:[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壹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壹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壹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