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背水壹戰的意思

背水壹戰的意思

背水壹戰的意思如下:

背水壹戰,是漢語的壹則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這則成語原意指背靠臨近河水之地擺陣,或布下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壹死戰。

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喻有“決戰”性質的行動,含褒義。其自身結構為連動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

成語出處:“漢將韓信率兵攻趙,出井陘口,令萬人背水列陣,大敗趙軍。”“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後人據此提煉出背水壹戰這壹成語。

成語寓意:“背水壹戰”這個典故,蘊含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的哲理思想,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這個典故也揭示了對陣時輕敵的危害。趙兵不知有時犯兵家之忌反而可以險中求勝的道理,產生輕敵思想,終於壹敗塗地。

成語運用

理由《高山與平原》:“挫折也有兩重性。它可以把人置於死地,也可能使人置於死地而後生。他只有背水壹戰了。”

王蒙《狂歡的季節》:他破釜沈舟,他背水壹戰,他不甘心虛度光陰,庸庸碌碌,他熱烈地追求過政治,追求過主義,追求過愛情和友誼,追求過詩;如今,妳忽然這樣切近地與蝕骨地追求著祖國大地。

馮苓植《神秘的松布爾》:他仍然打著腹稿,準備和鐵老李背水壹戰。

周而復《長江還在奔騰》:他決心背水壹戰,等敵人進攻最激烈的時候,派人把運河上木橋拆掉,並且派兵守住渡口,如有退縮的,就地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