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聞目睹和地動山搖關系:結構相同,都是並列結構。
解析:耳聞目睹”指“耳朵”“聞”(聽的意思),“眼睛”去“睹”(看的意思)。“地動山搖”,大地晃動,山搖晃,耳聞和目睹,地動和山搖,是並列關系,所以結構相同,是並列結構。
壹、耳聞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釋義: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出處: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睿宗景雲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譯文:聽到的不如親眼見到、親身經歷的可靠。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用於親眼所見。
二、地動山搖 [ dì dòng shān yáo ]?
釋義:形容聲勢浩大。
出處:宋·歐陽修《論修河第壹狀》:“臣恐地動山搖;災禍自此而始。”
譯文:我害怕山河會發生災害,災難禍患會從這裏開始。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指巨大影響。
地動山搖近義詞:
天旋地轉 [ tiān xuán dì zhuàn ]?
釋義:天地轉動。比喻重大的變化。也形容眩暈時的感覺或鬧得極兇。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譯文:時局好轉皇帝重返長安,路過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形容人眩暈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