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解說:“癸”的構型尚無定論,疑似象形字,但所像之形不明。《說文解字》許慎認為壬、癸代表冬天,字像水從四方流入地中的樣子,但下文又說像人足,說解自相矛盾。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認為“癸”是“揆”的本字,揆是揆度、揣測之義。此義與“癸”古文字形無關。揆義的“癸”當是假借字,後加提手以區分。
文字學家羅振玉認為“癸”是“戣(讀作 kuí)”的本字,“戣”是三鋒戈。《甲骨文字集》葉玉森不同意羅振玉的說法,他認為羅振玉用金文中個別字形為證而與大多數的甲金文字形不符。近代人饒炯認為“癸”是“葵”的本字。“葵”在古代主要指冬葵。甲金文的“癸”形像四葉對生形。“癸”的古文字形符合冬葵的裂片狀葉。這種葵菜的“癸”是象形字,“癸”字的本義當是葵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