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請問這幾個成語是什麽意思:開柙放虎.季孫之憂.禍起蕭墻.分崩離析.多謝各位了

請問這幾個成語是什麽意思:開柙放虎.季孫之憂.禍起蕭墻.分崩離析.多謝各位了

開柙出虎

拼音: kāi xiá chū hǔ

典故: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出處: 《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例子: ~,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季孫之憂

拼音:jì sūn zhī yōu

解釋:季孫:魯國大夫;憂:憂患。指內部的憂患。

出處:《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是從孔子那裏來的,他曾經教訓他的兩個學生。他說,子路、冉求,妳們兩個人在季家當輔相,(等於現在美國的基辛格),遠人不服,(好像中東壹直就不妥協,不服氣,到處吃癟。)而不能來也;人家不服妳的氣,妳的政治道德無法使人信服,所以人家沒有來結交納好。在國內則弄得分崩離析、意見分歧,表面上看是整體的,內在很多因素是分裂的。大家離心離德,遲早要崩潰的。這種情形是守不住的,因為內部分崩離析,難以自保,只好向外發展,轉移人家的視線,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孔子說,妳們因為許多內政問題不能解決,於是只好用兵,在外面發動戰爭來轉移內部的註意力。在我看來,妳們很危險,季家最大的煩惱、痛苦、憂愁,不在顓臾這個邊區的小國家,而是在蕭墻之內,在季家自己兄弟之間。孔子說了這個話不久,後來季家兄弟果然發生了問題;所以後世內部發生禍亂,就用“禍起蕭墻”這句話,在文學上典故,就是從孔子這句話來的。

分崩離析”這則成語的崩是倒塌;析是分開。形容國家或集團四分五裂,支離破碎,不堪收拾。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