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望?止渴?求1成語

望?止渴?求1成語

望梅止渴

註釋

①魏武:曹操,他的兒子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②行役:帶有任務而跋涉路途,這裏指代部隊行軍。

③失汲道: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

④饒:多,豐富。

⑤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

2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釋義

成語的原意是: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會不由得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願望無法實現,便憑空想來加以安慰。[3] [4]

3出處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3] [4]

百度圖片:望梅止渴

白話譯文: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於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 前面就有壹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由於條件反射)嘴裏都流口水(壹時也就不渴了)。他們憑借著這個(暫時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願望),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語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5示例

①無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妳休言語,怎成合,可正是~。”

②施耐庵《水滸傳》五十壹回:“官人今日見壹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畫餅充饑!”

③賈仲名《對玉梳》:“妳要我便是~。”

④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卻那裏得這銀子來!只好~,畫餅充饑。”

⑤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壹卷:“三巧兒叫買辦的,把三分銀子打發他去,歡天喜地上樓去了。真所謂~,畫餅充饑。”

⑥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四:“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5]

⑦茅盾《路》七:“騙誰呀?妳是在那裏~。”

⑧馬南邨《燕山夜話·有書趕快讀》:“如果現在丟開這些基本的書籍不認真苦讀,壹心想找秘本,只恐~,無濟於事。”

6近義詞

畫餅充饑

“望梅止渴”和“畫餅充饑”都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望梅止渴”表示空等、空想、沒有實際行動;而“畫餅充饑”往往有聊以替代的畫餅的行為。

反義詞

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望采納,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