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分類:成語
明·馮夢龍輯《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
公子自思:“可怎麽處他?”走出門來,只見大門上掛著壹聯對子:“十年受盡窗前苦,壹舉成名天下聞.”“這是我公公作下的對聯.他中舉會試,官到侍郎.後來咱爹爹在此讀書,官到尚書.我今在此讀書,亦要攀龍附鳳,以繼前人之誌.”又見二門上有壹聯對子:“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後來成為民間俗語,改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古時的說法:現在吃得苦,以後就會有地位,過著高人壹等的日子.
現在的解釋:只有艱苦奮鬥,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取得成功.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是人,都有積極向上為精神,就象水向低窪處流動壹樣
吃盡了苦頭,才有可能成為上等人.
其實這是告訴人們艱苦的環境能磨煉人才.正如孟子的那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所說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