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若渴,意思是形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
出自《後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
在從前在朝代,訪求賢士求賢若渴
示例二位先生可謂求賢若渴了!若是急於要找先生,也不會這麽著急見面。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愛才如渴、求賢如渴、思賢若渴、愛才如命、唯才是舉、愛才若命
反義詞嫉賢妒能、妒賢嫉能
擴展資料
1、求賢若渴近義詞
愛才如渴
解釋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
出自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 愛才如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嫉惡如仇,愛才如渴,這是韓愈真正的樣子啊。
示例蒙古王子忽必烈,向來都愛才如渴,現在見金輪法王好似認識陸小鳳,不由問道:國師,不知這位是哪路的英雄。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2、求賢若渴反義詞
嫉賢妒能
解釋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
出自漢·荀悅《漢紀·高祖紀三》:“項羽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項羽妒賢妒能,有功勞的人擔心傷害他,賢能的人懷疑他
示例妳這嫉賢妒能的賊人,不殺了,要妳何用!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百度百科-求賢若渴
百度百科-愛才如渴
百度百科-嫉賢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