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楊是壹個成語,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出自《戰國策·西周策》、《史記·周本紀》等。下面我整理了壹些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百步穿楊的意思
步:古代的壹步指行走時兩腳之間距離的兩倍,約相當於舊制五尺。楊:楊柳的葉子
百步穿楊的字面意思是能在壹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壹片柳樹葉子,相傳春秋時楚國的將領養由基,善於射箭,能射中壹百步外楊柳樹的葉子。後來就用“百步穿楊”形容槍法或箭法非常高明,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步:古代的壹步指行走時兩腳之間距離的兩倍,約相當於舊制五尺。楊:楊柳的葉子。
百步穿楊典故說明蘇厲是戰國謀士。有壹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壹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想辦法阻止。」
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壹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壹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壹百支箭,每壹箭都能射中柳葉,壹旁觀看的人都誇贊射得很好。但是有壹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妳卻說可以教導我,那妳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
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妳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妳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壹下疲倦了,壹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妳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壹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妳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
後來「百步穿楊」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射箭技術高超或射擊技藝高強。
與百步穿楊語義相近的詞語①穿楊射柳,讀音是chuān yáng shè liǔ,指春秋養由基精於射箭的故事。遼金時的壹種競技活動。在場上插柳,馳馬射之,中者為勝。源於古鮮卑族秋祭時馳馬繞柳枝三周的儀式。
②百發百中,讀音是bǎi fā bǎi zhòng,指射箭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
③百無壹失,拼音是bǎi wú yī shī,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有充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出自唐·裴铏《聶隱娘》:“(隱娘)壹年後刺猿穴百無壹失。”
④貫虱穿楊,拼音是guàn shī chuān yáng,釋義是能射中小小的虱子,能穿過楊樹葉子。形容箭術高超。
⑤彈無虛發,讀音是dàn wú xū fā,子彈射出去每顆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壹件事成壹件事,沒有落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