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哪些關於青少年的成語?

有哪些關於青少年的成語?

1、慘綠少年[ cǎn lǜ shào nián ]

釋義:慘綠:淺綠,指服色。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出處:唐·張固《幽閑鼓吹》:“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

2、才華橫溢[ cái huá héng yì ]

釋義: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出處: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6年4月16日》:“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

3、慘綠年華[ cǎn lǜ nián huá ]

釋義:指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出處:清·龔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詩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慘綠年華記憶真。”

4、初生之犢[ chū shēng zhī dú ]

釋義: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出處:先秦·莊周《莊子·知北遊》:“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5、初生之犢不懼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

釋義: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雲:‘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壹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6、初生之犢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

釋義: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壹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於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

7、雛鷹展翅[ chú yīng zhǎn chì ]

釋義:雛:幼鳥。幼鷹展開翅膀飛翔。比喻青年人開始獨立生活、工作。出處:

8、奮發有為[ fèn fā yǒu wéi ]釋義:精神振作,有所作為。出處:《元史 陳祖仁傳》:“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

9、風華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釋義:風華:風采、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出處: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10、紅男綠女[ hóng nán lǜ nǚ ]釋義:指穿著各種漂亮服裝的青年男女。出處:清 舒位《修簫譜傳奇》:“紅男綠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11、佳人才子[ jiā rén cái zǐ ]釋義: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橫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當,有婚姻或愛情關系的青年男女。出處:宋·柳永《玉女搖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依。”

12、綠女紅男[ lǜ nǚ hóng nán ]釋義:服裝艷麗的青年男女。出處: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萬壽寺》:“遊人甚多,綠女紅男,聯蹁道路。”13、馬上墻頭[ mǎ shàng qiáng tóu ]釋義:指男女青年相戀的地方。出處:宋·晁端禮《水龍吟》詞:“馬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14、媒妁之言[ méi shuò zhī yán ]釋義:媒妁:說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紹。出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15、年富力強[ nián fù lì qiáng ]釋義:年富:未來的年歲多。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宋·朱熹註:“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16、翩翩少年[ piān piān shào nián ]釋義:指舉止灑脫的青年男子。出處:張恨水《夜深沈》第八回:“真是壹位翩翩少年,大概是壹位大學生吧,在他的西服小口袋裏,插了壹枝自來水筆。”

17、頭角崢嶸[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釋義:頭角:比喻青年人顯露出來的才華;崢嶸:特出的樣子。形容年輕有為,才華出眾。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露頭角。”

18、無所畏懼[ wú suǒ wèi jù ]釋義:畏懼:害怕。什麽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出處:此是紹之壯辭,雲巴人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瞎也。 《魏書·董紹傳》19、學老於年[ xué lǎo yú nián ]釋義:指青年人的博學。出處:《宋史·文苑傳七·熊克》:“克幼而翹秀,既長,好學善屬文,郡博士胡憲器之,曰:‘子學老於年,他日當以文章顯。’”20、血氣方剛[ xuè qì fāng gāng ]釋義: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處:《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21、燕侶鶯儔[ yàn lǚ yīng chóu ]釋義:比喻年輕的女伴。也比喻相愛的青年男女。出處:元·徐琰《青樓十詠·小酌》:“結鳳世鸞交鳳友,盡今生燕侶鶯儔。”

22、言談舉止[ yán tán jǔ zhǐ ]釋義:人的言語、舉動、行為。出處: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誌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23、幽期密約[ yōu qī mì yuē ]釋義:幽期:相愛男女幽會的時刻。指男女青年定期秘密會面。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四折:“焚名香暗中禱告:只願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羅,早成就了幽期密約。”24、鉆穴逾墻[ zuān xué yú qiáng ]釋義:穴:洞。逾:越過。鉆洞爬墻。舊時常比喻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戀的行為。後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竊。出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25、躊躇滿誌[ chóu chú mǎn zhì ]釋義: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誌:誌願。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出處:《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26、初生牛犢不怕虎[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釋義: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出處:《莊子·知北遊》:“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27、敢作敢為[ gǎn zuò gǎn wéi ]釋義:形容做事無所畏懼。出處:《隋唐演義》六十九回:“敢作敢為,並不知宮中忌憚。”28、後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釋義: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29、朝氣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釋義: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為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出處: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壹下子變得空虛了,沈靜了。”

30、兒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釋義: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壹回:“縱橫九萬裏,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壹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31、年少無知[ nián shào wú zhī ]釋義:年紀輕,不太懂事。出處:不是喲,他年幼無知,縱有些不是,也不該將他打的這樣。 明·煙霞散人《斬鬼傳》第十二回

32、年幼無知[ nián yòu wú zhī ]釋義:年紀小,不懂事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78回:“太祖憐他年幼無知,因封為歸命侯,賜以居第,在南京城裏,隨廷臣行禮朝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