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突然消失的成語

突然消失的成語

突然消失的成語如下:

1、不知去向。釋義:向:方向。不知道哪裏去了。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壹回:“宣王問曰:‘如今紅衣小兒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後,不知去向。’”

2、藏形匿影。釋義: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出處:《鄧析子·無厚篇》:“為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掩目塞耳,萬民恐震。”

3、悵然若失。釋義:悵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象失去什麽似的煩惱不快。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殷悵然自失。”

4、蕩然無存。釋義:形容東西完全失去,壹點沒有留下。出處:唐·白居易《議碑碣詞賦》:“著誠去偽,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

5、灰飛煙滅。釋義:比喻事物消失凈盡。出處: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6、拍案驚奇。釋義: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嘆。出處: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7、石沈大海。釋義:石頭沈到海底。比喻從此沒有消息。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壹折:“他若是不來,似石沈大海。”

8、無根而固。釋義:固:牢固。沒有根柢卻能牢固。比喻有***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礎。出處:《管子·戒》:“管仲復於桓公曰:‘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9、無翼而飛。釋義: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傳播開來。出處:《管子·戒》:“無翼而飛者聲也。”《戰國策·秦策三》:“眾口所移,毋翼而飛。”

10、銷聲匿跡。釋義:銷:通“消”,消失;匿:隱藏;跡:蹤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壹:“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11、煙雲過眼。釋義:象煙雲在眼前壹晃而過。比喻事物很快就成為過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出處: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12、壹筆勾銷。釋義:把賬壹筆抹掉。比喻把壹切全部取消。出處: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壹人姓名,壹筆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