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是壹個漢語成語,指了解自己的情況,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白話:“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後用以指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人貴有~。
成語性質: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感情色彩:褒義詞
示例
1、高陽《草莽英雄》第十三章。他很有自知之明,父子倆作惡多端,神人***憤。
2、壹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3、我這個人有點自知之明;幸虧沒有接受這任務;不然出的漏子比這個還大。
近義詞自慚形穢解析:
指因自己容貌舉止不如人而感到慚愧。後也泛指自愧不如別人。慚:慚愧。形穢:形態醜陋。
反義詞自作聰明解析:
自以為很聰明(而輕率地說話、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