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樵夫砍柴回家,天氣炎熱,他推了滿滿的壹車柴草來到壹家茶館門前。在屋裏剛坐下喝了壹會茶,就聽見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車著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沖了出去。他把茶杯裏的水向燃燒的柴車潑去。但絲毫不起作用,火越來越大,最後柴車化為了灰燼。
閉門造車
朱熹的《中庸或問》是這樣說的:“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也。”意思是說:雖然是關起門來在家裏制造的車子,拿出門去使用的時候,卻能和車轍完全適合,這是因為有壹定的規格、尺寸做標準的緣故。所以叫做“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車水馬龍
“車水馬龍”這則成語是從馬太後詔書中的話簡化而來,它形容車馬往來繁華熱鬧的場景。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倉頭衣綠,領袖正白,顧視禦者,不及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