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的成語有:胡天胡帝,壹窩蜂,剔蠍撩蜂。2:拼音是、húfēng。3:結構是、胡(左右結構)蜂(左右結構)。4:詞性是、名詞。5:註音是、ㄏㄨ_ㄈㄥ。
胡蜂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昆蟲,頭胸部褐色,有黃色斑紋,腹部深黃色,中間有黑褐色橫紋。尾部有毒刺,能蜇人。以花蜜和蟲類為食物。通稱馬蜂。
二、引證解釋
⒈昆蟲。頭胸部褐色,有黃色斑紋,腹部深黃色,中間有黑褐色橫紋。尾部有毒刺,能蜇人。以花蜜和蟲類為食物。通稱馬蜂。
三、國語詞典
馬蜂的別名。參見「馬蜂」條。詞語翻譯英語wasp,hornet法語guêpe,frelon
四、網絡解釋
胡蜂(昆蟲綱動物)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見而生畏。長約16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發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見的大胡蜂(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屬〔Vespula〕)。蜂窩是紙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漿制成。通常較大型的蜂窩單層蜂室可有多達2000多個幼蟲室,用多個短柄連接在牢固的懸垂物上或上層蜂室形成圓球狀。胡蜂的別名還為:黃蜂、馬蜂、地王蜂(廣西)、地龍蜂、紅頭蜂(雲南、貴州)、大土蜂(臺語);臺灣大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黑腰蜂(雲南、貴州)。其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山區的叢林中。胡蜂是黃蜂的壹種,是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中胡蜂總科的統稱。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種,中國記載的有200余種,在中國分布甚廣。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的1總科,蜂家族的壹員。體壁堅厚,光滑少毛,靜止時前翅縱折,具強螫針的蜂類。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記載200種。為捕食性蜂類。蜂巢結構:馬蜂亞科和胡蜂亞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葉或者動物糞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蠟。這壹點與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分布區域在全世界。
關於胡蜂的詩詞
《惜花·胡蜂采花花氣薄》
關於胡蜂的詩句
胡蜂是自知燒蜜引胡蜂胡蜂咂衣桁
關於胡蜂的單詞
wasp
關於胡蜂的詞語
蜂擁而來剔蠍撩蜂悶胡盧蜂媒蝶使蜂攢蟻集蜂腰猿背蜂擁而上蜂屯蟻聚壹窩蜂蜂擁蟻屯
關於胡蜂的造句
1、這組科學家研究了氣候如何影響擬寄生物。擬寄生物是諸如胡蜂和寄生蠅壹類的昆蟲,它們把卵產在毛蟲體內,讓孵化出的幼蟲以宿主為食。
2、眾將士無人能匹敵之時,_小燦靈機壹動,心思細膩地觀察地形毫不猶豫、拔箭便射,將那百步之外的胡蜂巢穴壹箭中的,落於這兇獸“白毛虎”。
3、胡蜂廣泛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山區,露蜂房為其巢,其中存在大量的抗癌活性物質。
4、胡蜂毒腺中含有多種毒素多肽,國內對這些基因的研究基本上還是空白。
5、從夏季促銷可口可樂,有點變化。瀏覽網站使用胡蜂踏板車。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胡蜂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