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揚頓挫、字正腔圓、口齒伶俐、輕重緩急、慢條斯理。
壹、抑揚頓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釋義:形容聲音高低起伏,和諧而有節奏。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
近義詞:輕重緩急、瑯瑯上口、朗朗上口。
二、字正腔圓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釋義:形容吐字準確,唱腔圓熟。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上冊:“接著便也說了這壹句諺語,字正腔圓,果然是地道的無錫話。”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指說話。
三、口齒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釋義: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壹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筆順
四、輕重緩急 [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釋義:指事情和工作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有可以緩辦的,有應該趕快辦的。
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五回:事有輕重緩急,不能不從長計較哩。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用於事情
五、慢條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釋義: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出處:馮德英《苦菜花》第八章:“辦事要思量是對的”,老山東慢條斯理的說,“不過有的是明擺著的事,也不要掂量。”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做事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