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端本澄源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端本澄源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編號 2595 成語 端本澄源 註音 ㄉㄨㄢ ㄅㄣˇ ㄔㄥˊ ㄩㄢˊ 漢語拼音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釋義 義參「正本清源」。

見「正本清源」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三.刑法誌》今漢承衰周暴秦極敝之流,俗已薄於三代,而行堯舜之刑,是猶以鞿而禦駻突,違救時之宜矣。

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壹等,轉而入於大辟。

以死罔民,失本惠矣。

故死者歲以萬數,刑重之所致也。

……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籑二百章,以應大辟1>。

其余罪次,於古當生,今觸死者,皆可募行肉刑。

及傷人與盜,吏受賕枉法,男女 *** ,皆復古刑,為三千章。

詆欺文致微細之法,悉蠲除。

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合刑罰之中,殷天人之和,順稽古之制,成時雍之化。

〔註解〕(1)大辟:死刑。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

漢代的史學家班固,曾在《漢書》的〈刑法誌〉中討論國家的刑法制度,認為當時的法律有許多不合宜的地方,處刑的輕重常拿捏不當,重者太重,死刑人數過多;輕者太輕,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遏止輕犯者作惡,官吏又每每以斬大盜建立威信,結果社會依然混亂。

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當的後果。

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

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

出現「正本清源」的書證如《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書證 01.《舊唐書.卷三七.五行誌》:「誠願坦然更化,以身先之,端本澄源,滌瑕蕩穢。」

02.元.王惲〈克己齋記〉:「而公端本澄源之誌,實有在於此。」

用法說明 近義詞:

反義詞: 辨識 參考語詞 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