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斃的意思是:意思是捆起手來等死。
束手就斃,漢語成語,拼音是shù shǒu jiù bì,意思是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出自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束(拼音:shù)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表示捆紮在壹起或聚集成壹條的東西;又用作量詞,表示壹捆或壹縷。
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壹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壹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壹,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的拇指。
日常的“就”字,有很多個不同的含義:關聯詞:壹……就……;動詞(接近文言文):高不成低不就;介詞:就理(講理);副詞:我就要吃糖;連詞:就算(即便)他做的這件事情有可原,但是。
斃,動詞,形聲。繁體從死,從敝,敝亦聲。“敝”意為“向下歪斜”。“敝”與“死”聯合起來表示“歪斜著身了下去,接著斷了氣兒”。說明:本字描寫的是壹個人短暫時間內死亡的過程。
束手造句:
1、警察團團圍住了他,他只好束手就擒。
2、對於這件事,大家都束手無策。
3、正當大人們束手無策的時候,年幼的曹沖想出了用船稱象的辦法。
4、在我軍出其不意的襲擊下,敵人驚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了。
5、他們看起來就像壹個束手無策的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