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第壹個字曲的成語

第壹個字曲的成語

舉例如下:

1、成語: 曲不離口

拼音: qǔ bù lí kǒu

解釋: 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會熟練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出處: 朱自清《論誦讀》:“但是誦讀總得多讀熟讀,才有效用;‘曲不離口’,誦讀也是壹樣道理。”

2、成語: 曲高和寡

拼音: qǔ gāo hè guǎ

解釋: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舉例造句: 我在省城,只聽人稱贊靚雲,從沒有人說起逸雲,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3、成語: 曲肱而枕

拼音: qū gōng ér zhěn

解釋: 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

出處: 《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舉例造句: 歸來飯飽黃昏後,曲肱而枕,鼓腹而遊。

4、成語: 曲盡奇妙

拼音: qǔ jìn qí miào

解釋: 形容表達的技巧很高明。

舉例造句: 這篇小說寫壹個青年的心理變化,真可算是曲盡奇妙。

5、成語: 曲盡其妙

拼音: qū jìn qí miào

解釋: 曲:委婉,細致;盡:全部表達。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致地充分表達出來。形容表達能力很強。

出處: 晉·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舉例造句: 無何,曲盡其妙,雖長安無有倫此

6、成語: 曲盡其巧

拼音: qū jìn qí qiǎo

解釋: 曲:委婉細致。曲折而委婉地將其中的奧妙之處充分表達出來。

出處: 宋·蘇軾《擬進士對禦試策引狀》:“昔祖宗之朝,崇尚辭律,則詩賦之工,曲盡其巧。”

7、成語: 曲徑通幽

拼音: qū jìng tōng yōu

解釋: 曲: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出處: 唐·常建《題破冊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舉例造句:?曲徑通幽處,園林無俗情。

8、成語: 曲突徙薪

拼音: qū tū xǐ xīn

解釋: 曲:彎;突:煙囪;徒:遷移;薪:柴草。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竈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出處: 《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裏***救之,幸而得息。”

舉例造句:?曲突徙薪廣恩澤,願亟靖海安天驕。

9、成語: 曲意逢迎

拼音: qū yì féng yíng

解釋: 曲意:違背自己的意願去曲從別人;逢迎:迎合。想方設法奉承討好別人。

出處: 《後漢書·段颎傳》:“颎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貴。”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舉例造句: 或是當時門客,曲意逢迎,黨同伐異之作,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