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術成就高的學生:“高足”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學問高深、才華出眾的學生,可以用於贊美他人的學術成就或者才藝表現。在教育領域、學術界或者藝術圈中常常可以聽到這個成語的使用。他是我們班的高足,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全班第壹名。這位年輕音樂家是音樂學院的高足,他的演奏技巧非常出色。
2、對他人弟子、徒弟的美稱:“高足”也可以用來指代他人弟子、徒弟的美稱。張彥遠《法書要祿》卷壹引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高陽許靜民,鎮軍參軍,善隸、草,羲之高足。”明朱元弼《猶及編》:“仇雲鳳者,某父之高足也。”鄒韜奮《萍蹤寄語》壹壹四:“﹝他﹞比第壹幕的那個孩子長得結實些,是該校著名教授詹尼斯基最得意的壹位高足。”
3、良馬、駿馬:在古代,“高足”也曾用來指代良馬、駿馬。《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唐張九齡《高齋閑望言懷》詩:“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唐王維《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詩:“高足在旦暮,肯為南畝儔。”趙殿成箋註:“高足,亦謂逸足也。”
4、高足杯:“高足杯”是壹種古代酒杯,其造型上部為杯或碗形,下部為高柄當足。這種器物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經過歷朝歷代的積澱,衍生出名目繁多的杯類酒器,高足杯也是其中之壹。元代,高足杯極為盛行,與前代相比,造型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