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飛檐走壁是什麽意思

飛檐走壁是什麽意思

飛檐走壁意思是指練武的人身體輕捷,能在房檐和墻壁上行走如飛。

拼音: [fēi yán zǒu bì]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這個人本來是壹個飛檐走壁的賊。”

釋義:

檐:屋檐。壁:墻壁。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靈巧輕便,能夠在房檐上飛,在墻壁上行走。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武藝高強

近義詞:

飛檐走脊 淩波微步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六:“且說時遷是個飛檐走壁的人,不從正路入城,夜間越墻而過。 “

2、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卻說時遷,他是個飛檐走壁的人,跳墻越城,如登平地。

3、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回:“至天交初鼓,展昭改扮行裝,施展飛檐走壁之能,來至廟中,從外越墻而入,悄地行藏,飛至寶閣” 。

4、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回:包公奏道:“若論展昭武藝,他有三絕:第壹,劍法精奧;第二,袖箭百發百中;第三,他的縱躍法,真有飛檐走壁之能。”

5、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二十回:包公奏道:“若論展昭武藝,他有三絕:第壹,劍法精奧;第二,袖箭百發百中;第三,他的縱躍法,真有飛檐走壁之能。”

6、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八回:連白玉堂這久慣飛檐走壁的人,竟未知覺,於此可見北俠的本領。

7、清程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這個人本來是壹個飛檐走壁的賊。”

8、《此中人語·楊八》:“ 楊八 , 南匯 人,本梁上君子,飛檐走壁,武藝頗精。”

9、劉知俠《鐵道遊擊隊》第九章:“這班人還會飛檐走壁呀!”

10、燕子李三擅長飛檐走壁。

11、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我們既有圍墻又有垣墻,既有打更的又有坐夜的,他壹個毛孩子還能飛檐走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