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觥交錯拼音:shāng gōng jiāo cuò,解釋為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許多人聚在壹起飲酒的熱鬧情景。
觥籌交錯詞語出處:
觥(gōng)觥交錯這句成語,是形容相聚宴飲極其歡樂的情景。語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歐陽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自號醉翁。
他在任“滁州太守”的時候,常到滁州西南郊瑯琊山的釀泉去遊玩。釀泉上面有個亭子,他給題名為“醉翁亭”。他和賓客們常在這亭子裏飲酒歡聚,並且寫了這篇有名的《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這樣描寫賓客們宴飲的歡樂:“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宴飲酣暢的樂趣,不在彈琴奏樂。
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攤在桌上,人們坐的站的都大聲說笑。……觥,古代的壹種酒杯;籌,酒籌,就是行酒令時用來計數的籌碼。
描寫酒席上酣醉如狂的人們,常用“觥籌交錯”和“杯盤狼藉”之類的成語。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壹回,“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堂前兩邊,篩鑼擊鼓,大吹大擂,笑語喧嘩,觥籌交錯,眾頭領開懷痛飲。”
觴觥交錯造句如下:
1、朋友在壹起觴觥交錯的日子,但是妳不行,妳什麽事情都太嚴謹了,這我實在受不了,還有,和妳在壹起的時候,我總覺得妳是紳士。
2、觴觥交錯之間,能又如此煞風景想法的,只有黃明晰了。
3、那裏酒池肉林,觴觥交錯那裏窮奢極侈,揮金如土,那裏充斥著權勢,金錢,美女的魅惑,也隱藏著卑劣,惡毒,殲詐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