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男綠女、青山綠水、綠草如茵、綠肥紅瘦、穿紅著綠等。
壹、紅男綠女 [ hóng nán lǜ nǚ ]?
指穿著各種漂亮服裝的青年男女。
出處:清·舒位《修簫譜傳奇》:“紅男綠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二、青山綠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泛稱美好山河。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青山綠水。’曰:‘見後如何?’師曰:‘綠水青山。’”
三、綠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處:蘇教版課文《孔子遊春》:“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在老師身邊,有的蹲著,有的坐著。”
四、綠肥紅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
綠葉茂盛,花漸雕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出處:宋·李清照《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妳可知道,妳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了。
五、穿紅著綠 [ chuān hóng zhuó lǜ ]?
形容衣著鮮艷華麗。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顏俊雖醜陋,最好妝扮,穿紅著綠,低聲強笑,自以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