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空谷幽蘭是什麽意思

空谷幽蘭是什麽意思

成語意思

空谷:空曠的山谷。幽蘭:即蘭花,又稱蘭草。意指三谷中優美的蘭花。形容十分難得,常用來比喻人品高雅。

近義詞為閑雲野鶴。

反義詞為三野村夫、凡夫俗子

成語出處

出自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五回:“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成語用法空谷幽蘭作賓語、定語;指人的人品。

成語故事

余讀《晉史·七賢傳》,慨然想見其為人,常嘆以為微妙之士,貴乎自我,履素之軌,無取同塗,故有謗讟盈於壹世,而獨行者不以為悔,沈機晦於千載,而孤尚者不以為悶,斯皆心有所愜,遊方之外者也。夫幽蘭之生空谷,非歷遐絕景者,莫得而采之,而幽蘭不以無采而減其臭;和璞之蘊玄巖,非獨鑒冥搜者,誰得而寶之,而和璞不以無識而掩其光。蓋賢者之所為,眾人固不測也。況識有修短,跡有明晦,何可盡喻哉?今之論七賢者,徒觀其沈酣恣放,哺啜糟醨,便謂有累名教,貽禍晉室,此所謂以小人之腹,度君於之心,獨持繩墨之末議,不知良工之獨苦者也。嘗試論之。《易翼》有言:“天下同歸而殊塗,壹致而百慮。”故語默不同,其撰壹也,弛張異用,其旨歸也。巢、由抗行,稷、契宣謨,並容於堯代;箕子佯狂,比幹死凈,俱獎於宣尼,豈有異議哉!余觀七於皆履沖素之懷,體醇和之質,假令才際清明,遇適其位,上可以亮工宏化,贊興王之業,下可以流藻垂芬,樹不朽之聲,豈欲沈淪滓穢,無所短長者哉!(明)張居正《七賢詠敘》。

書籍簡介

《空谷幽蘭》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在中國尋找隱士的記錄書籍,主要圍繞他在終南山尋找隱居的隱士而作,並對中國的隱士文化做了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全書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由隨性,又極富感染力。該書出版之後,引起了海外學習和研究中華文化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