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忍不拔 、鍥而不舍 、 木人石心 、百折不撓 、不屈不撓
成語: 不屈不撓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解釋: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處: 《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舉例造句: 教皇捉了他回,他在堂上不屈不撓,定歸開出信教自由的理數。?
成語: 百折不撓
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誌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舉例造句: 漢陽民軍總司令黃興,系湖南長沙縣人,向來主張革命,屢仆屢起,百折不撓。
成語: 木人石心
拼音: mù rén shí xīn
解釋: 形容意誌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出處: 《晉書·夏統傳》:“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也。’”
舉例造句: 張生乃木人石心也。使有情者見之,罪不容誅。
成語: 鍥而不舍拼音: qiè ér bù shě
解釋: 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處: 《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舉例造句: 夫固謂壹人鍥而不舍,則行美於本性矣。
成語: 堅忍不拔
拼音: jiān rěn bù bá
解釋: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舉例造句: 靠著各位熱血至誠,堅忍不拔,百年壹日,萬人壹心,將來必定有壹個成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