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壹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清·徐崧《秋過懷雲亭訪周雪客調寄踏莎行》.懷雲亭即今蘇州北半園)
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賡言《遊獅子林》)
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蔣堂《北池賦》,北池為唐宋時代蘇州官府園林)
懶雲仙,蓬萊深處恣高眠……林泉愛我,我愛林泉.(吳西逸《殿前歡·懶雲窩》,懶雲窩為元代蘇州宅園)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繡綺亭舊聯)
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老板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裏來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塞雲,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關於蘇州小橋流水的詩句《送人遊吳》
唐代: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譯文:
妳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麽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
夜市上充斥著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著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妳,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妳的思鄉之情。
擴展資料: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蘇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從伍子胥在蘇州建城以來,城裏水道縱橫,漁船星數,水上的生活便壹直是當地人們最主要的生活。詩歌的頷聯承接“人家盡枕河”而來,點明的就是這樣的當地特色。
“古宮閑地少”這五個字是杜荀鶴用漫筆寫出的蘇州歷史。春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首都,在漫長的時光變遷裏,蘇州已經由壹個政治要地轉變為經濟重地了。
在唐朝,全國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步南移,雖然沒有宋朝那麽明顯,但帶來的直接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才會有“古宮閑地少”的情況出現。
“水港小橋多”則是詩人用寫實般的白描手法營造出來的水鄉美景。對於國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來說,壹座水城如若不是親眼所見,總是會覺得不可思議的,所以簡單的意象組合就能為沒來過水鄉的人們營造出壹個夢般的圖畫:
彎彎的河道,較之於整齊寬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動的靈性。遍布的小橋,連接著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橋上的時光以及人們佇立橋頭眺望遠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掙紮在朔風之下堅韌得近乎麻木的漢子們所能輕易理解的。
小橋、流水構建的生活,有著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讓人輕易陷入的漫不經心。這樣的美,別處尋無可尋。生活是流動的。生活中所有的美麗都是從流動中彰顯出來。“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杜荀鶴很喜歡“夜市”和“春船”的組合。
在另壹首《送友遊吳越》裏,“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便和這句異曲同工。像這樣繁榮、熱鬧的詩句,讀來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國古代,只有經濟發達的城市才會有夜市,蓮藕則更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水產。綾羅綢緞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
仔細吟誦詩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見操著蘇州話的人們正趁著夜市的燈火談論生計。那些遠方微明的燈火,壹晃壹晃,仿佛黑夜中閃爍溫暖的星星。水鄉所有的生活,就像沒有受到任何打攪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裏,融化了。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此聯是詩人所設想的別全詩於後情景。此處才道出了送別之意,足見詩人謀篇布局之匠心獨具,顯得余味悠長,耐人尋味。
此詩以想象出之,格調清新活潑,篇末喟然壹嘆,可謂動人情思,引人遐想。詩人筆下的江南水鄉,在其精心描繪下更是活脫而出,令人讀來如臨其境,恍如人在畫中遊。
搜狗百科-送人遊吳
3.蘇州古今橋唐朝詩人杜荀鶴《送人遊吳》壹詩中的詩句,是贊美蘇州橋多的千古絕唱。目前為止蘇州橋梁總數已達到了32000余座。其中清代以上古橋557座,全市橋梁之多、密度之高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而且許多古代橋梁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如聞名中外的寶帶橋、周莊的雙橋,同裏的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
蘇州古橋,主要坐落在古鎮、古城區和古典園林之中。同裏古鎮上的普安橋,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為壹單拱古橋。古城內的古橋,要數吳門橋為最高。它橫跨運河,始建於南宋紹定年間(約1230年前後)。在當時,因此橋是進入吳門的第壹橋,故取名“吳門橋”。這座單孔石拱橋,高達10米,長66米,跨度為16米,全部用細琢花崗石砌成。該橋與盤門水陸城門、瑞光塔互相映襯,合稱“盤門三景”。登臨橋上,只見河水東去,百舸爭流,古城風光盡收眼底。古典園林中的古橋,則更是千奇百怪,玲瓏剔透。它們跨池越澗,串聯景點,起到了綠葉扶紅花的效果。如網師園中的引靜橋,長2米,寬1米,架於水池盡端的小澗上,澗水兩側疊石陡峭,嵌有宋代石刻“盤澗”兩字,而小橋兩端則是花街鋪地,銜接和諧,成了這座秀美園林的點睛之筆。
公路和村級橋梁把村落、鄉鎮和城市緊緊地連在了壹起。滬寧高速公路上的唯亭大橋既跨312國道,又跨滬寧鐵路,還跨蘇婁線航道,全長2270.88米,寬24米。而最長的要數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寬12米。它像壹條浮在水上的紐帶,把胥口與長沙、葉山以及西山諸島連成了壹體,成了諸島農民發家致富的富民橋。河道上橋梁建得最多的,則是京杭大運河。其在蘇州境內竟達28座,如長青、楓江、獅山、何山大橋等等。全市公路橋梁則密度最高。目前,全市城鄉***有鎮、市、省和國道公路6265公裏,擁有橋梁達4603座,平均1.3公裏左右就有壹座橋梁,其密度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而且,蘇州的許多橋梁為蘇州發展大旅遊帶來了眾多的中外遊客。
4.描寫橋的成語,俗語,言語對聯 縮千裏為咫尺 聯兩地成壹家 水光遙接漢 虹氣上淩虛 上下影搖波底月 往來人渡鏡中梯 詩歌 “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 *** )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華鎮)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壹清二楚 橋孔裏插扁擔-------擔當不起 “盤旋上下,通連左右,交叉東西南北;橫貫長江,縱接黃河,矚目紅旗宜賓。”(開津長江道立交橋) “中化堪稱首,鐵索斜拉,坦途淩波,淞南沙北橫大道;世界亦數二,眾智輝燦,科技結晶,浦東滬西並東流。”
(上海南浦大橋) 答案補充 “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 )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經.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華鎮)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有關橋的詩歌 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 *** )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 . 大雅 . 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華鎮)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妳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妳 對聯 縮千裏為咫尺 聯兩地成壹家 水光遙接漢 虹氣上淩虛 上下影搖波底月 往來人渡鏡中梯 盤旋上下,通連左右,交叉東西南北; 橫貫長江,縱接黃河,矚目紅旗宜賓。
(開津長江道立交橋) 中化堪稱首,鐵索斜拉,坦途淩波,淞南沙北橫大道; 世界亦數二,眾智輝燦,科技結晶,浦東滬西並東流。(上海南浦大橋) 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壹清二楚 橋孔裏插扁擔——擔當不起 橋的俗語 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走過的橋比妳走過的路還多。
橋歸橋,路歸路。 妳走妳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過河拆橋 多壹個朋友多壹條路,結壹個仇人拆壹座橋。 雙橋好走,獨木難行 橋的謎語 1 當陽橋下水倒流 (猜 : 語文名詞壹) 謎底: 誇張 2 雙星橋在市中心 (猜 : 字壹) 謎底: 帝 3 灞橋折柳 (猜 : 成語) 謎底: 別有用心 4 板橋畫意在筆先 (猜 : 成語) 謎底: 胸有成竹 5 板橋復職 (猜 : 成語) 謎底: 鄭重其事 6 板橋壹手好字句 (猜 : 人名) 謎底: 鄭秀文 7 獨為前生約,剪燭守草橋 (猜 : 動物名) 謎底: 螢火蟲 8 白石洞裏架紅橋,壹頭不動壹頭搖。
(猜 : 打人體器官壹) 謎底: 舌頭 9 板橋曙色添牛跡 (猜 : 打字壹) 謎底: 星 10 春節三日守橋頭 (猜 : 打字壹) 謎底: 休 11 春香落日入斷橋 (猜 : 打電影演員壹) 謎底: 喬榛 12 搭鵲橋 (猜 : 打京劇名壹) 謎底: 通天河 13 斷橋會許仙 (猜 : 打成語壹) 謎底: 絕路逢生 14 斷橋相會 (猜 : 打京劇名壹) 謎底: 白面郎君 15 楓橋漁火 (猜 : 打歌唱演員名壹) 謎底: 蘇小明 16 兩岸盼三通 , 架橋***團圓。 (猜 : 打二字新詞語壹) 謎底: 非典 與橋有關成語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遇水疊橋:〖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
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橋是橋,路是路:〖解釋〗比喻互不相幹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同“橋歸橋,路歸路”。 船到橋門自會直:解釋橋:橋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示例我不相信~ 遇水架橋:見“遇水叠橋”。 遇水叠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
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舌橋不下:形容驚訝的神態。
過橋拆橋:見“過河拆橋”。 修橋補路:修建橋梁,補好道路。
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橋歸橋,路歸路:比喻互不相幹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過河拆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
過橋抽板:比喻目的達到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 橋有關的故事 1 橋與山水山水本來就是美麗的,橋在這樣的天然圖畫中,真是相得益彰。
杜甫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詩“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等,就描寫了山光水色與橋***同構成的美景。 2 、橋與園林園林裏有山有水必有橋,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互相映襯,缺壹不可。
歐陽修的“波光柳色碧溟,曲渚斜橋畫舸通”這兩句詩,就是對此的寫照。 3 橋與文藝橋在水上山間,淩空越阻,千姿百態,普度眾生,歷來是文學和藝術中的絕好題材。
著名的如蘇州的楓橋,在詩歌中,除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外,還有杜牧的“長洲茂苑草蕭蕭,暮煙秋雨過楓橋”等。繪畫中,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裏的“虹橋”,結構非常巧妙。
戲劇裏,光京劇裏演出“橋戲”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長阪坡》,還有《斷橋》《草橋驚夢》等。
神話傳說裏“鵲橋”的故事源遠流長,張果老倒騎驢。
5.形容橋的詞語有哪些架海金梁,濠梁之上,河梁攜手,過河拆橋,星橋火樹
架海金梁jià hǎi jīn liáng
1. 釋義:梁:橋梁。架在海上的金橋。比喻能夠身肩重任的棟梁之才。
2. 典故出處:元·無名氏《黃鶴樓》第壹折:“想周瑜破了百萬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濠梁之上háo liáng zhī shàng
1. 釋義:濠梁:濠水上的橋。指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的境地。
2. 典故出處:《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河梁攜手hé liáng xié shǒu
1. 釋義:河梁:橋。指送別。
2. 出處:漢·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過河拆橋guò hé chāi qiáo
1. 釋義: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
2.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妳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星橋火樹xīng qiáo huǒ shù
1. 釋義:火樹:火紅的樹。形容燦爛絢麗的焰火或燈火。
2. 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6.描寫橋的詞語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遇水疊橋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橋是橋,路是路 〖解釋〗比喻互不相幹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同“橋歸橋,路歸路”。 船到橋頭自然直 解釋橋:橋梁。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 遇水架橋 遇水叠橋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舌橋不下 形容驚訝的神態。 過橋拆橋
見“過河拆橋”。 修橋補路 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橋歸橋, 路歸路 比喻互不相幹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過河拆橋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 過橋抽板 比喻目的達到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