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ū mù féng chūn
釋義:逢:遇到。枯幹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例句:~,陳花重放,舊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興的。 峻青《寫在百花重放的時候》
枯木逢春造句
1、也許我們更應該關註那些生機尚存的項目,許多項目,只要施點肥料,認真灌溉扶持,很可能枯木逢春,再度開花結果。
2、正當走投無路之際,突然收到慈善機關送來的救濟金,讓我們有如枯木逢春,燃起了希望。
3、近年 *** 重視地方文化的發展,許多沈寂已久的地方戲曲都枯木逢春,漸放異彩。
4、由於國人越來越重視戶外運動,原已衰落的自行車工業,有如枯木逢春,又漸漸復蘇了。
5、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現代新儒學異軍突起,頑強地向世人發出儒學枯木逢春的消息。
6、有效的激勵可使死水復活,枯木逢春,充分調動人的潛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7、在等待消息的時候,我去三觀了師父的畫展,再度得到啟示:有壹幅畫,師父壹邊畫壹棵落葉的枯樹,壹邊畫郁郁蔥蔥的大地,我看後激動得熱淚盈眶,覺得師父在對我說,枯木和郁郁蔥蔥的大地相距雖遠卻又近,只要邁出壹步,枯木逢春又可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