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不如、望洋興嘆、無地自容、自慚形穢、當之有愧、顏面無存
自愧不如[zì kuì bù rú]
釋義弗:不。自己慚愧不如別人。
出處《戰國策·齊策壹》:“明日徐公來,熟視之,自以為不如。”
造句
(1)與王師傅比起來,我自愧不如,甘拜下風。
(2)他那高超的滑板技術讓我自愧不如。
(3)他的棋藝確實高明,我自愧不如,甘拜下風。
望洋興嘆[wàng yáng xīng tàn]
釋義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處《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造句
(1) 看著對手過硬的專業水平,他只能是望洋興嘆。
(2) 他成績很好,但家裏沒錢,別人上大學時他只能望洋興嘆。
(3) 本想去聽音樂會的,可票價卻讓我望洋興嘆。
無地自容[wú dì zì róng]
釋義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處《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造句
(1)看了他的先進事跡,我慚愧得小臉火辣辣的,無地自容。
(2)出了這種家醜,他感到非常難過,簡直羞愧得無地自容。
(3)他臉上壹陣紅壹陣白,簡直羞得無地自容!
自慚形穢[zì cán xíng huì]
釋義形穢:形態醜陋,引伸為缺點。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造句
(1)妳不必自慚形穢,那些人也沒真正高明到哪裏去。
(2)他非常神經過敏,自慚形穢得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3)是我覺得自慚形穢,不敢邀妳到我家來。
當之有愧[dāng zhī yǒu kuì]
釋義當:承受;愧:慚愧。承受某種榮譽或稱號與事實不相符,感到慚愧。常作自謙之詞。
造句
(1) “勞模”的稱號他當之有愧。
(2) 同誌們稱他是“名士風度”、“不修邊幅”,溢美之詞當之有愧,不過他倒真是鉆在自己的外國文學研究中,無暇他顧。
(3) 元之,妳父親寫信托某對妳指教,某性子疏懶,當之有愧,不過今天某帶妳見壹人,或者可以指點妳壹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