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仁布德 拼音: shī rén bù dé 解釋: 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2、成人之善 拼音: chéng rén zhī shàn 解釋: 成全別人做善事。 3、好善樂施 拼音: hào shàn lè shī 解釋: 好:喜歡;善:親善,善事;樂:樂意;施:施舍。
指喜歡做善事,樂意施舍。 4、積德累善 拼音: jī dé lěi shàn 解釋: 積累德行與善事。
5、施恩布德 拼音: shī ēn bù dé 解釋: 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2.描寫“善舉”的詞語有哪些1、施仁布德
拼音: shī rén bù dé
解釋: 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2、成人之善
拼音: chéng rén zhī shàn
解釋: 成全別人做善事。
3、好善樂施
拼音: hào shàn lè shī
解釋: 好:喜歡;善:親善,善事;樂:樂意;施:施舍。指喜歡做善事,樂意施舍。
4、積德累善
拼音: jī dé lěi shàn
解釋: 積累德行與善事。
5、施恩布德
拼音: shī ēn bù dé
解釋: 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3.形容善舉的成語博施濟眾 博:廣泛;濟:救濟。
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扶傾濟弱 傾:倒塌,這裏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元·王子壹《誤入桃源》第四折:“妳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壹會價記著想念著。” 扶危濟急 猶扶危濟困。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壹墓記》:“君以壹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 扶危濟困 扶:幫助;濟: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扶危救困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4.有關描述善心善舉的詩詞句古代中國的慈善,無論是官方的慈善還是非官方的慈善,施善主體各有其特有的慈善動機,它們是善心的特殊體現,既是慈善義舉(善舉)的精神根源,又是慈善行為延續的保證。
作為官方的慈善形式,施善主體為國家 *** ,其慈善動力源於“民為邦本”的仁政理念,以安定社會為目的。西周即以“敬德保民”為其執政宗旨,所謂“惠及庶民”、“惠鮮鰥寡”等惠民、保民手段,其目的在於平息民怨、天下安寧。
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即是此義。此種思想為儒家所承繼。
孔子推崇“仁”德,其中就有“惠民”舉措。孟子推崇“仁政”,認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所謂“仁政”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治天下可運之於掌上”;反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何以如此,乃是行“仁政”關系到能否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用孟子的話就是“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⑨孟子甚至進壹步得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⑩這是“民為邦本”的極致表達。
儒家所推崇的“大同之世”理想,就包含有“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11)的慈善內容。歷代統治者在災荒之年註重救濟災民,扶危濟困,建立“社倉”、“義倉”以穩定糧食市場,幫助災民度過災年,前文所述種種官方慈善形式無不出乎“民為邦本”和“行仁政”的考慮。
民間慈善形式主要有非宗教和宗教兩種類型。前者主要是以親緣、族緣、鄉緣為紐帶的人際親情。
譬如範仲淹創設的義莊制度就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家族慈善形式,其慈善惠及的範圍主要限於範氏家族內的族人。明清以後,民間慈善發展到以紳商為主體成立各種民間慈善組織,慈善所及範圍已有突破親緣和族緣等人際親情的模式,更多是基於“民胞物與,天下壹家”的觀念,慈善救濟對象大有擴張。
這種民間慈善的動力根源是儒家“仁者,愛人”的觀念及其延伸,所謂“親親而仁民”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觀念即為此。其內在動力是“惻隱之心”,即“不忍人之心”。
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仁之端”,乃出於人心自然流露,全無任何功利意識。它是壹種純粹的對於人之同類命運的同情關懷,其行為所發亦是自然而然,全無功利念頭。
宗教類型的民間慈善形式,佛教和道教都有相當的影響,佛教尤甚。佛教的布施慈善、普度眾生是基於眾生皆有佛性的“佛緣”。
民間的親緣(包括族緣、鄉緣、)和佛教的佛緣的對象在空間上不同,佛教的佛緣是天下眾生,是普遍的;而親緣是特殊的。在中國古代,這兩種“緣”相互補充,因而既可以救濟族內的貧困者,也可以救濟陌生人、路人。
可以說,基於親緣和佛緣的道德意識是中國古代民間慈善的基本動力機制。 佛教慈善的動力源於佛教的“因果報應”和“業報輪回”,壹個人的禍福果報是由他本人的“業”的染凈、善惡決定的。
《妙法聖念處經》卷壹說:“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按照佛教理論,行善業,得善報,即佛教所謂善得福報的“福田”觀念。
《大正藏經》八十五卷《像法訣疑經》說:“我於處處經中說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行不善業,得惡報,來世墮入畜牲、餓鬼道,下地獄受盡煎熬。
這種觀念與中國傳統中的“天”具有賞善罰惡的意誌結合,如《尚書·商書·伊訓篇》所言:“惟上帝無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進而得出如下結論:“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2)也即所謂“福因慈善得,禍向奸巧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與佛教的“因果報應”相結合,就成為中國傳統慈善文化非常重要的動力機制。
道教亦有類似的積善修德和因果報應相結合的思想,主張行善成仙。葛洪的觀點具有代表性,他說:“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言,湣人之苦,賑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行善成仙甚至具體到行善數量與成仙級別掛鉤。“人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當立千二百善”;且須連續立善,如成天仙,“若有千壹百九十九善,而忽復中行壹惡,則盡失千善,乃復更起善數耳”,“積善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
(13)無論是佛教的善惡因果報應觀念,還是道教的行善成仙的誘導,事實上都成為宗教慈善的內在動力機制。 客觀地說,宗教的慈善動機似乎並非那麽純粹,要麽出於修行,要麽為了成仙。
但慈善行為本身卻並非希望受惠者回報於己。就此而言,此種慈善動機並非主體現實的功利目的,而是源自對超驗力量的敬畏。
5.描寫善人的詩句關於行善的名言
1、懲惡而勸善。——左丘明《左傳》
2、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莎士比亞
3、善良的心就是太陽。——雨果
4、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傳
5、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6、利人的品德我認為就是善。——培根
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左傳
8、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盧梭
9、德行善舉是唯壹不敗的投資。——梭羅
10、為富不仁,行善則不富。——澤庵
11、壹言之善,重於千金。——晉·葛洪
12、饒舌的人多虛妄。——培根
13、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楊萬裏
1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15、鋤壹惡,長十善。——《宋史·畢士安傳》
16、如果壹切皆善,就壹切皆美。——托爾斯泰
17、美是善的象征。——米蓋爾·杜夫海納
18、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禮樂論》
19、靈魂最美的音樂是善良。——羅曼·羅蘭
20、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曾子
21、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弗·培根
22、行善的人應該覺得自己快樂才對。——羅曼·羅蘭
23、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盧梭
24、出來吧,我的心,帶著妳的愛去與它相會。——泰戈爾
25、善惡不可以同道。——柳宗元《為裴令公舉裴冕表》
26、無伐善,無施勞。——孔子《論語·公冶長》
2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6.閱讀題《最美的善舉》答案10.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11.對下面句子進行19.“善舉”指“絡腮胡子”通過收買蟬蛹暗中幫助1號床病友的事情;因為“絡腮胡子”既幫助了身處困境的人,又使被幫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說他的善舉是“最美”的.20.示例:用“啃”和“嘖嘖”寫出了“絡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詞準確而生動;“像是剛從油鍋裏浸過壹般”,用誇張的修辭手法,突出(強調)“絡腮胡子”臉面油膩的特點.畫線句子傳神地表達了“我”對“絡腮胡子”的厭惡之感.21.(1)女人因接受別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絡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發現後表情很不自然.22.給人以真實可信之感.23.示例壹:選文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先寫“絡腮胡子”的粗俗,後寫他的善舉.這樣寫使文章內容更有波瀾,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示例二:選文運用了對比的寫法,如“絡腮胡子”的粗俗與他的細心善良對比.(“我”的施舍與“絡腮胡子”的善舉對比;“絡腮胡子”的大大咧咧與1號床母子的安安靜靜對比.等等)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