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有個著名的射箭手,名叫養由基。此人年輕時就勇力過人, 練成了壹手好箭法。當時還有壹個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長射箭。壹 天,兩人在場地上比試射箭,許多人都圍著觀看。 靶子設在五十步外,那裏撐起壹塊板,板上有壹個紅心。潘虎拉開強弓,壹連三箭都正中紅心,博得圍觀的人壹片喝采聲。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養由基拱拱手,表示請他指教。 養由基環視壹下四周,說:“射五十步外的紅心,目標大近、太大 了,還是射百步外的柳葉吧!” 說罷,他指著百步外的壹棵楊柳樹,叫人在樹上選壹片葉子,塗 上紅色作為靶子。接著,他拉開弓,“唆”的壹聲射去,結果箭正好貫穿在這片楊柳葉的中心。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潘虎自知沒有這樣高明的本領,但又不相信養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葉,便走到那棵楊柳樹下;選擇了三片楊 柳葉,在上面用顏色編上號,請養由基按編號次序再射。 養由基走前幾步,看清了編號,然後退到百步之外,拉開弓, “嗖”、“嗖”、“嗖”三箭,分別射中三片編上號的楊柳葉。
這壹來,喝采聲雷動,潘虎也輸的口服心服。
擴展資料
百步穿楊,漢語成語,拼音是bǎi bù chuān yáng,意思是在壹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出自《史記·周本紀》、《戰國策·西周策》。
近義詞:穿楊射柳、百發百中
反義詞:無的放矢
示例:
(關羽)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壹回:“傳到後代,人口漸多,各分支派,大約每壹部落,戴壹首領,多生得骨格魁梧,膂力強壯,並且熟習騎射,百步穿楊;趙宋時代,金太祖阿骨打,是他族內第壹個出色人物,開疆拓土,直到黃河兩岸,宋朝被他攪擾的了不得。”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那小將軍姓花,名逢春,是世代將門之子,《六韜》、《三略》,無不精通,十八般武藝,盡皆精煉,更擅百步穿楊之箭。”
百度百科-百步穿楊 (詞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