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歡喜,快樂 :~附。~遊(逸樂嬉遊)。不~之色。
2.同“預”。
3.安閑,舒適 :逸~。
4.古同“與”,參與。
5.中國河南省的別稱 :~劇(亦稱“河南梆子”)。
[豫]詳細解釋
〈名〉
(形聲。從象予聲。本義:大象)
同本義
豫象之大者。——《說文》
豫焉若冬涉川。——《老子》。範應元註:“豫象屬。”
地名。豫州古九州之壹 。其地包括今河南省和湖北省北部
指通豫南。——《列子·湯問》
今河南省的簡稱 。因古為豫州地而得名
姓
〈形〉
假借為“娛”。快樂
豫樂也。——《爾雅》
豫悅豫也。——《易·豫卦》釋文。鄭註:“豫喜豫說樂之貌也。”
心中和悅謂之豫。——《珠叢》
何問之不豫也?——《莊子·應帝王》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孫醜下》。註:“顏色不悅也。”
說豫娩澤。——《荀子·禮論》。註:“豫樂也。”
致令皇帝受驚聖躬不豫實屬罪大惡極。——《痛史》
又如:豫附(心悅誠服而來歸附)
安樂;舒服
或乃奢侈逸豫務廣第宅。——《漢書·成帝紀》
〈動〉
出遊 特指皇上秋日出巡
度秋豫以收成。——張衡《東京賦》
遊樂嬉戲
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新五代史》
又如:豫怠(逸樂怠惰)
參與
豫與“與”通。——《正韻》
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後漢書·樂夷傳》
又如:豫政(參與政事)
同“欲”
真像個豫逃兵火的樣子。——《洪秀全演義》
〈副〉
預先事先。通“預”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易·系辭下》
又如:豫先(預先早先);豫言(預先說尚未發生的事);豫防(事先防範);豫見(事情還未發生就預先知道);豫知(預先知曉)
樂意
將相和則士豫附。——班固《漢書》
[豫]百科解釋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遊。截至2016年底,河南***下轄17個地級市、1個省直管市、5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85個縣,省會鄭州市,常住人口9480萬人,居中國第3位。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及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古都,為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從夏朝至宋朝,河南壹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 更多→ 豫
[豫]英文翻譯relaxed fortable at ease
[豫]為謎底的謎語1.似我(打壹字)
2.似我(打壹字)
3.矛(打壹字)
[豫]組詞 猶豫 逸豫 豫劇 豫見 豫數 豫備 時豫 兩豫 弗豫 欣豫 豫且 清豫 豫然 富豫 更多豫組詞 [豫]相關搜尋 豫劇 豫讓 豫章 豫州 豫讓橋 豫見 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