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n shēn guì tǐ
解釋:指身分高貴。
出處:《管子·立政》:“雖有賢身貴體,毋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資,毋其祿有敢用其財。”
成語:賢人君子
拼音:xián rén jūn zǐ
解釋:指有才有德的人。
出處:唐·陳子昂《明必得賢科》:“凡賢人君子,未嘗不思效用,但無其類獲進,所以湮沒於時。”
成語:賢母良妻
拼音:xián mǔ liáng qī
解釋:對丈夫是賢惠的妻子,對子女是慈善的母親。
出處:魯迅《墳·寡婦主義》:“在女子教育,則那裏候最時行,常常聽到嚷著的,是賢母良妻主義。”
成語:賢否不明
拼音:xián pǐ bù míng
解釋:賢否:好壞。好和壞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壞。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雖說施恩不望報,卻也不可這般賢否不明。”
成語:賢良方正
拼音: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解釋: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壹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成語:賢才君子
拼音:xián cái jūn zǐ
解釋:指有才有德的人。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陳思王植傳》裴松之註引《魏略》:“當今天下之賢才君子,不問少長,皆願從其遊而為之死。”
成語:賢賢易色
拼音:xián xián yì sè
解釋: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成語: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拼音: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解釋:賢德的人居於掌權的地位,有才幹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形容詞)(1) 形聲。字從貝,從臤(qiān),臤亦聲。“臤”本義為“駕馭臣屬”,引申為“牢牢掌握”。“
(2) 有德行;多才能 :賢,多才也。——東漢·許慎《說文》
(3) 又如:賢聲遠達(好的名聲遠揚四處);
(4) 對人的敬稱 分明是如賢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新編五代史評話》
(5) 又如:賢宰(知縣);賢喬梓(尊稱人家父子);賢竹林(魏晉間“竹林七賢”。後用作對他人叔侄的敬稱);賢弟;賢甥
(6) 良,美善 ,東家有賢女。——《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賢否(好的與壞的);賢妻(賢淑的妻子);賢慧(稱美女子善良而明大義)
(8) 艱難;勞苦
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詩·小雅·北山》
〈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2) 又如:賢聖(聖賢);前賢(有才德的前輩);
(3) 人的賢能
〈動〉
(1) 尊重;崇尚 “觀其行也,賢其遠。”——《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