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數典忘祖成語故事

數典忘祖成語故事

數典忘祖成語故事1

 成語:

 數典忘祖

 拼音:

 shǔ diǎn w?ng zǔ

 解釋:

 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出處:

 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舉例造句:

 清·袁牧《小倉山房尺牘》:“枚祖籍慈溪,為兄部民,因生長杭州,數典忘祖。”

 成語故事:

 (魯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晉國的荀躒到成周,安葬穆後,籍談作為副使。安葬完畢,除去喪服。周天子和荀躒飲宴,把魯國進貢的壺作為酒杯。周天子說:“伯父,諸侯都有禮器進貢王室,唯獨晉國沒有,為什麽?”荀躒向籍談行禮請他來回答。籍談回答說:“諸侯受封的時候,都接受了王室賞賜的寶器,用來鎮撫國家,所以能把彜器晉獻給天子。晉國處在深山,與戎狄為鄰,而遠離王室。天子的福分感受不到,拜謝戎狄還來不及,怎麽能進獻彜器呢?”周天子說:“叔父,妳忘了嗎?叔父唐叔,是成王的同母兄弟,難道反而沒有得到賞賜嗎?密須的名鼓和它的大輅車,是文王所用來檢閱軍隊的。闕鞏的鎧甲,是武王用來攻克商朝的。唐叔接受了,把它們放置在晉國的土地上,境內有著戎人和狄人。這以後襄王所賜的大輅、戎輅之車,斧鉞、黑黍釀造的`香酒、紅色的弓、勇士,文公接受了,保有南陽的土田,安撫和征伐東邊各國,這不是得到的賞賜還是什麽?有了功勛而不廢棄,有了功勞而記載在書策上,用土田來奉養他,用彜器來安撫他,用車服來表彰他,用旌旗來顯耀他,子子孫孫不要忘記,這就是福。這種福不給予叔父,還給誰呢?而且從前妳的高祖孫伯黡掌管晉國典籍,參與國家大政,所以稱為籍氏。等到辛有的第二個兒子董到了晉國,於是就有了稱作董氏的史官。妳是司典的後氏,為什麽忘了呢?”籍談回答不出。客人退出去以後,周天子說:“籍談恐怕會沒有後代吧?舉出舊典卻忘記了祖宗。”

數典忘祖成語故事2

 成語名稱:數典忘祖

 成語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數:數說;典:史冊。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成語來源: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數典而忘其祖。”

 成語造句:張平《抉擇》:“這就叫數典忘祖!”

  數典忘祖的成語故事

 《左傳·昭公十五年》載:壹次,晉大夫籍談出使周朝。宴席間,周王問籍談,晉何以無貢物,籍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周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麽能“數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後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也常用來譏刺對本國歷史的無知。

  數字開頭的成語

 數典忘祖

  包含有數字的成語

 濫竽充數 數典忘祖 飛將數奇 飛將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