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介紹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介紹

見利忘義是壹個貶義的成語,妳知道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嗎?下面請欣賞我給大家帶來的見利忘義相關內容,大家壹起來學習壹下吧。

見利忘義的意思

 拼音: ji?n l? w?ng y?

 典故出處: 見利忘義,出自《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解釋意思: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後奪取了政權,她把呂氏家族的子弟分王封侯,對壹些持不同政見的大臣加以鎮壓。公元前180年,呂後去世,在遺詔中任命侄子呂產為相國,呂祿為京都禁衛軍統領,他們準備聯合其他呂氏的黨羽篡奪劉漢政權。

 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對此事非常氣憤,決心將政權奪回歸還劉氏。當時,呂祿與曲周侯酈商父子交情最深,兩人經過商量,就把酈商軟禁起來,脅迫他的兒子酈寄去引誘呂祿交出兵權。酈寄因父親被扣做人質,只得按計行事,去對呂祿說:?王侯大臣們對妳們封王都沒有異議,但如今妳們掌握兵權,大臣們便懷疑妳們要興兵作亂,妳何不把兵權交給太尉,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享福,這樣就可以避免大臣們聯合起來反對妳們。?

 呂祿是個胸無大誌的人,見好朋友說得有理,就去請教其他呂氏子弟,大家眾說紛紜,呂祿心煩意亂,拉著酈寄去打獵,順便去看姑母呂媭,也就是呂後的妹妹。呂媭聽說呂祿要交出兵權,氣得將家中的珠寶都扔在地上,大罵呂祿道:?兵權壹失,我呂氏壹族必將死無葬身之地,這些東西還有什麽用呢?

 酈寄聽到呂媭的話後,立即報告周勃和陳平,並且還得到消息,大將軍灌嬰與齊王劉襄聯軍準備回京除掉呂氏壹族,陳平、周勃精神為之壹振,決定立即動手,裏應外合。

 在劉邦功臣紀信的兒子紀通的幫助下,周勃拿到了符節,周勃拿著符節進入了北軍帥營,假傳皇帝的命令,奪取了北軍的軍權。他怕呂祿不服,派酈寄和典客劉揭去勸誘呂祿:?太尉奉命掌管北軍,妳最好交出將印,否則將大禍臨頭,後悔莫及啊!?

 呂祿本就對交出兵權這件事猶豫不決,見酈寄相勸,認為好友不會欺騙自己,就交出了兵權。周勃掌握兵權後,立即行動,誅殺了呂氏壹族,立代王劉恒為帝,史稱漢文帝。

 酈寄在誅滅呂氏家族的鬥爭中做出了貢獻,但有些人認為酈寄見利忘義,出賣了朋友。後來,人們就用?見利忘義?這個成語譏諷見有利可圖就忘掉了道義的人。

用見利忘義造句

 1) brown表示收到這些支持的信件令人欣慰,因為這表明開發團隊沒有做任何過份或者見利忘義的事情。

 2) 我們正處於涸轍之魚的壞境裏,沒想到他不但見死不救,而且還把我們最後壹絲希望給弄沒了。真是壹個見利忘義的人。

 3) 好男人視錢財為身外之物,他們不是金錢的奴隸,他們不會見利忘義,他們的心是很坦蕩而富有的。

 4) 歷史將如何評判新工黨是壹種理想主義的嘗試,試圖結合自由市場經濟和社會公正以改善民生?還是見利忘義的壓榨勢力,上至職能廣泛的穩固機構,下至小媒體集團,無處不在的操控性政客?

 5) 楊傑失望的離開了,但是他在心裏大罵道,果然是黑社會,見死不救見利忘義的卑鄙小人。

 6)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壹個個嘴臉醜惡的小人,壹個個專制奪權的宦官,壹個個見利忘義的奸臣,當然更看到了舍生取義的將領,還有獨守正道的孤膽英雄。

 7) 追溯昨日,感嘆今朝,那些紅袍加身紫帶纏腰的佞臣,那些見利忘義奸詐詭譎的小人,相比東坡多麽渺小。

 8) 人的本色應該如此崇尚見義勇為助人為樂之義舉;鄙薄見利忘義忘恩負義之惡行。

 9) 我們常常對社會上的見利忘義義憤填膺,卻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壹員。***頁:下壹頁。

 10) 他是個見利忘義之人,我早就不和他來往了。

 11) 他雖然很能幹,但見利忘義,得小心提防。

 12) 那些見利忘義的小人,喪失民族氣節的敗類,常常以敵為友,甚而認賊作父。

 13) 他是個見利忘義的人,不能結交他。

 14) 對那些見利忘義的生產者進行嚴厲的處罰。

 15) 故事中的漆工舉手之勞與人為善不見利忘義,船主知恩圖報,這兩者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16) 做人要講義氣,不能見利忘義。

 17) 他壹向見利忘義,貪汙收賄樣樣都來。

 18) 處處攀比,心態失衡是腐敗之因;貪圖享受,怕苦怕累是腐敗之壤;求名圖利,見利忘義是腐敗之源。

 19) 書給予了我創新的能力。它使我明白識時務者非俊傑,見風使舵,見利忘義而不懂崇高聖潔心靈的人,或能成事,但決非俊傑,只有剛正不阿,勇往直前的人方為俊傑。

 20)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日常生活中,不講誠信的人,見利忘義的行為卻仍有存在。

看了見利忘義故事的人還看:

1.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2. 見利忘義的典故是什麽

3. 運籌帷幄的成語故事

4. 見利忘義如何成語接龍